健康知识糖尿病友,请您对糖少一点

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对生命活动的维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血糖过高,又成了如今人们健康的一大负担,甚至让人觉得,“糖”是个坏东西,应该避而远之,这样的观点正确吗?

在许多糖尿病友眼里,“糖”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糖”让他们又爱又恨,却不得不敬而远之。那么,“糖”真的那么可恶吗?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专家为您一一揭晓。

一、糖有多种,粮食也是“糖”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糖(也称碳水化合物)是一大类营养物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糖大多数指的是带甜味的“单糖”和“双糖”,单糖包括血液内的葡萄糖、水果内的果糖和乳汁中的半乳糖,它可被人体直接吸收,食用后血糖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病人除了在出现低血糖时应及时服用外,最好不要吃单糖。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及乳糖等,它可在肠道内被快速分解为单糖,也不宜多吃。“多糖”又称多聚糖或复合糖,是指面条、面包、米饭、馒头、饼干、山芋、南瓜所含的淀粉,食入后被淀粉酶消化分解为葡萄糖,然后缓慢地进入血液,不会使血糖急剧升高。

二、生命活动要靠正常浓度的血糖来维持

血糖对于人体来说就相当于汽车所需要的汽油,其功能主要是提供人体各种器官(如大脑、心脏、肌肉)活动时需要的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55%-60%来自糖类。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后,在细胞内被代谢并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种器官活动时利用。吃了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开始上升,此时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进入血中,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打个比方,将细胞比作房子,胰岛素就是打开屋门的钥匙,葡萄糖是靠这把钥匙进入细胞内的。

三、糖尿病并非因糖吃多了所致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负责糖调节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致使糖的吸收与利用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而与糖的摄入并无直接关系。只要患者胰岛功能正常,即便吃的糖再多,血糖依然能保持在正常范围。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肥胖、免疫紊乱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因此,说“患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多了”的说法示不确切的,但得了糖尿病后,为了控制血糖,要减少单糖(糖果、果汁等)的摄入。

四、“恐糖症”可以休矣

由于糖尿病知识匮乏,许多糖尿病人对“糖”畏之如虎,怕“糖”怕得要命,不敢碰水果,不敢吃米吃面,天天以菜代饭,日日饥肠辘辘,强迫自己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导致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免疫力低下,甚至闹出别的病来。事实上,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血糖稍高的人,如能合理控制饮食、适当活动,完全可以保持血糖平衡。

五、要学会科学合理地食用“糖”

饮食治疗要坚持十六字方针:总量控制、等(热)量交换、比例适当、食谱多样。金字塔食谱中粮食类为塔基,约占日进食总量的50%~60%。比如每日进食五、六两主食,想吃一点儿粉条、土豆或红薯,可在米食或面食中扣除。糖尿病人大可不必对水果一概拒绝,但要把握好四点:把握好病情,把握好时机,把握好种类,把握好数量。一般来说,血糖高时,暂时不吃水果,可以用黄瓜、西红柿代替,待血糖控制平稳后再吃水果;尽量选择水分大、糖分低的水果;不要饭后马上吃,应在两餐之间加餐时吃;不要多吃,并且应将水果所含的热量从主食中扣除。当然了,除非是为了抢救低血糖,否则白糖或糖果应视为糖尿病人的禁忌。

医院客服部竭诚为您服务!

主任张慧莉:

-86786

官方微博:

医院

长按指纹,扫描图中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by/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