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降糖药或打胰岛素,通过会认为,“血糖越低越好!”
看到血糖快速下降了,就感到欣喜。
事实上,这种想法非常错误,非常危险!
研究证实,反复低血糖的危害超过高血糖。
糖尿病并发症的罪魁祸首,是血糖波动,忽高忽低!
近年,一些大型研究发现,有些病人严格控制血糖反而使死亡率增加。
血糖如降得太低形成低血糖,对大脑造成损害。
研究者利用美国老年医疗保险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老人的低血糖住院率近年超过了高血糖的住院率。
从年起低血糖住院率稍降低,但高龄者仍维持较高。
12年中因低血糖住院者超过高血糖组40%,
而低血糖者近年一年内死亡率达近20%。
有数据显示约25%糖尿病人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严重低血糖事件,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在10%左右。
很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会摄入过量降糖药,
饭又忘吃或是吃少了,到达急诊时血糖只有2.0mM,
这时候内科大夫最常用的处理手段是为患者注射葡萄糖。
但注射后虽然半小时患者的行动就能自如,但神经功能却高度紊乱,谁也不认识了,最甚者还想杀人。
其实,低血糖发作后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已经造成了,所以才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
很多患者对低血糖往往不敏感,发生低血糖时症状不明显,
而且一些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
严重低血糖时,由于血管收缩、血小板凝集作用增加,
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或缺血性偏瘫。
血糖控制的目标一定要因人而异,对高龄且有心血管病者,
不能一味降糖,要考虑全身情况,要选用发生低血糖可能性低的药物,
要勤测血糖,及早发现早期低血糖。
外出时做好防范措施,如随身携带病情卡及糖果、点心等,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