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可加强糖脂代谢,增加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使肝脏和肌肉摄取葡萄糖量增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度升高。
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五大方面,其中运动治疗是维持血糖平稳,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动对防治糖尿病是不可或缺的,但运动也不可随意而为之,应该遵循科学性、合理性,注意规避风险和损伤。虽然运动治疗很好,但是也要分情况对待,如果糖尿病人有以下几种情况,绝对或相对禁止运动:
①低血糖发作或血糖波动较大时
②血糖控制不良(空腹血糖13.9mmol/L,尿酮体+)
③合并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和心功能不全的
④并发各种急性感染,特别是发热时
⑤合并新近发生的血栓时
另外,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糖尿病人更是要了解糖尿病人运动的注意事项和准备:
①糖尿病人做运动一般是在餐后1小时开始。
②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人应该在运动开始1小时前进行胰岛素的注射,而且注射时要避免运动部位。
③运动前后要进行血糖的检测,避免因血糖的波动而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
④运动前注意全面检查身体状况,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眩晕等症状以及睡眠情况、药物服用情况等,还要注意查看手足、眼睑有无浮肿。
⑤注意糖尿病性坏疽部位,避免运动外伤和感染。
⑥注意计算年龄摄入和消耗,并准备好易吸收的糖食品。
⑦补充水分。运动前要饮用毫升左右的白开水,运动中每隔30~60分钟就喝一次水,不建议喝含糖、盐等运动饮料。
⑧做好准备运动,注意全身性运动,包括拉伸肌肉,至少5分钟,老年人是至少10分钟。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开始运动了,那采用何种运动方式呢?运动的强度、频率和时间是怎样的呢?
运动方式
★提倡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可多种有氧运动进行组合,但动作要规范标准。
★此外,还可增加轻度的肌肉力量练习。
★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进行身体锻炼。
运动强度
临床可用心率储备法或目标心率法确定运动强度。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静息心率。
运动频率
每周3次以上,每次30~60分钟。同样的合计运动时间,多次短时间效果优于少次长时间。
运动时间
时间上需考虑患者是否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不建议在胰岛素活动峰值时运动,因为可能发生低血糖。此外,由于有发生运动后延迟性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而,睡前也不建议运动。
另外,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暂停运动:
①安静时心率次(包括瞬间上升)。
②血压不稳定,收缩压过度上升(~mmHg以上),有眩晕、出冷汗、呕吐等低血压症状。
③安静时有胸痛、心悸、呼吸急促、气喘、疲乏、下肢关节疼痛等症状。
④肝功能或肾功能指标异常。
⑤心脏与胸廓比例值连续增大。
⑥少尿或体重增加(3天增加1.8kg以上),肢体或眼睑浮肿加重。
⑦全身疲倦感无法消除。
糖尿病人做运动,安全是第一位。运动前咨询好医生,运动中时刻监控自身状况,运动后做好检查。科学运动,持之以恒!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我们的“糖友健康交流群”,给你更多更广更专业的知识!
来吧,来吧,相约群吧!来吧,来吧,相约群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