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同样是的发病年龄,同样的病程,有人家庭美满,快乐轻松,有的早早出现了并发症,区别就是对糖尿病的态度”。
这是昨天主任给我们讲的两个例子,关于糖尿病的治疗的,可以说是同样的起点,不同的结局,一个让人欣慰一个让人惋惜,今天梁老师想和大家谈谈这两个例子。
1.第一位是个小女孩,10岁确诊糖尿病,家人在诊断初期,医院,用过各种据说能治好糖尿病的偏方,可以说“遍尝百草”,因为心存侥幸,万一真的能治好呢?结果就是和大家所料,糖尿病无法治愈,只能选择胰岛素,当他们听说有一种叫“胰岛素泵”的东西存在时,欣喜若狂,虽然那时候胰岛素泵价格不菲,但是还是狠心给孩子配了一台,然后一直带着,并且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量,在女孩13岁那年,基本上血糖就不用父母担心,都是自己调量,自己测血糖,血糖一直很好,并且一直保持到成年,大学毕业后她结婚了,经过10月怀胎,顺利产下一个3公斤重的宝宝,孩子出生后并没有发生低血糖,也不是巨大儿,说明她孕期血糖也一直都是好的,医院体检,没有任何并发症,一家人过的很幸福。
2.第二位是个男孩,是在11岁诊断出糖尿病,一开始家人很焦急,也是想尽各种办法,也打过胰岛素,但是他很抵触测血糖,因为扎手指很疼,就很少监测,甚至到了青春期,还叛逆的和同伴一起,喝可乐,通宵上网吧,医院都是很少来,药物断断续续的吃,血糖控制情况可想而之,在上大学以后,有时候感觉看不清东西,他也知道可能是出了问题,就是忍着、医院,不去就诊,直到越来越重,还没有大学毕业,眼睛就近乎失明,医院,可是视网膜病变已经很严重,药物无效,打激光也只能让视力不再加重,无法逆转,而且,检查的结果,他的肾脏也出了问题……
这两个例子都是真实存在的案例,生活中我们能碰见的也很多,发病年龄相同,结局却相差悬殊,您可能会觉得,带泵的女孩家里条件好,在十几二十年前就能带胰岛素泵,但这并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态度,对待糖尿病的态度,即使没有带泵,勤加监测血糖,也能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控制,通过药物调整,男孩的结局可能会好一点。
现在,人们对糖尿病的意识和之前相比,要进步的很多,肯为了健康付出的人越来越多。血糖的控制情况和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别,医院来说,大部分来测糖化血红蛋白超过10%的很少,而在某些偏远地区,糖化血红蛋白动辄都是10以上,理想状态不是没有,是很少,医院用胰岛素,回家就停,甚至,梁老师还见过一位,医院住院“保养”,说是怕得并发症,每年来检查打点滴,每次来,查糖化血红蛋白都是10.点以上,唉,很难说通,糖尿病教育任重而道远。
我是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