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糖尿病友需要做的检查,三种情况,糖

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pf/mipso_5941815.html

糖尿病新、老病友需要做的检查,一定照着做!

门诊经常会遇见一些新发现糖尿病的病友,认为糖尿病就只是血糖的问题。其实不然,糖尿病是一个很复杂的疾病,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每个“角落”,糖尿病会将“魔爪”伸向心、肺、肾、眼、足、血管、神经等部位,可谓是“无孔不入”,它不仅引发高血糖,还常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蛋白尿等,最终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肾衰竭以及神经和眼底病变等。对于初次诊断糖尿病,并不是只有血糖值就够了,还要了解是什么类型的糖尿病、病情的轻重、有没有合并其他疾病,所以要做“一堆”检查,这不是在白花钱,也不是在耽误工夫,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新”患者需做检查

“老”糖尿病病友也不能忽略定期体检。门诊经常有一些老病友觉得化验、检查很费钱,尤其是经济不好的、自费的或报销比例小的病友,到医院来总是希望医生给开些药吃就算了,而不愿意花钱做检查。实际上,糖尿病的治疗并不是回家吃药那么简单,在病情监测上花钱是值得的。“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相信每个糖尿病病友对这句话都应该深有感触。糖尿病在没有并发症的时期,可以毫无症状,部分病友因此掉以轻心,最后可能发生失明、心脑血管意外、肾衰竭或失去一只脚,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老”病友一定不要忽略糖尿病的定期体检,这个检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了解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糖尿病控制指标的好坏适当调整下一阶段的治疗;另一方面是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苗头”,在它还未站稳脚跟、根基不稳之际,就积极采取措施消灭它,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到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定期体检绝对不容忽视。

“老”病友需做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糖尿病友可参照下面这个控制要求,来看看自己哪些地方还不符合要求,从而和医生共同努力,使自己各项指标尽量达标,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到来,享受快乐人生。

糖尿病患者相关检查项目的控制要求

三种情况,糖尿病最好住院治疗!门诊时,经常有糖尿病友会问,医生,为什么别人要住院?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住院治疗吗?其实,临床上治疗糖尿病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判断患者是否需要住院,首先取决于其自身的病情,患者的经济状况、心理因素等也需要考虑在内。

通常出现以下3种情况,医生应该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两个第一”

第一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

尤其是初诊为1型糖尿病,或初诊为糖尿病但分型较困难的患者。建议此类患者住院治疗是为了全面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确定糖尿病的分型,了解是否有糖尿病合并症和其他并发疾病;并尊重循证医学证据,依据个体化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实时观察治疗效果;同时引导患者学会观察病情,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包括所有1型糖尿病和部分病情较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医生可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监测、检查和观察结果等,决定最佳的胰岛素使用剂型和剂量。患者则要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学会自我血糖监测,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

“两急一慢”

两急: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严重低血糖昏迷者;

急性应激情况:如糖尿病患者合并有感染、手术、外伤、中风、大出血、分娩、心肌梗死等特殊情况。

这“两急”通常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恰当,患者可有生命危险,所以不宜门诊或家庭治疗,而应该住院,目的是为缓解症状,抢救生命。

一慢:

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如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和痛性神经病等。该类患者住院治疗的目的是全面检查和了解病情,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患者则进一步学习应对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和方法。

“血糖高低不稳”

长期血糖居高不下、反复低血糖或血糖忽高忽低不稳定、波动很大等治疗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住院治疗的目的是全面检查及严密监测,医患共同努力,找出血糖控制不佳的可能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对症下药,消除导致高血糖或血糖波动的各种诱因,使血糖控制平稳达标。

还有两种特殊情况:

一、无知大意,导致严重后果

很多患者,尤其是年轻人,在得知自己得病后,自我感觉身体无大碍,不需要住院。医生劝说无效后,只能开具口服药物,门诊治疗。但往往患者自己不认真服药,不监测血糖,导致后面出现血糖控制不佳,口服降糖药物失效,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又因为并发各种慢性并发症,病情恶化,最终不得不住院治疗。

其实,如果患者愿意听从医生的建议,住院治疗是有很多“事”要做的。因为门诊患者较多,医患交流时间短,部分检查不易进行,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住院后可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糖尿病分型等,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治疗。

二、害怕、恐慌

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得知血糖升高以后,害怕、恐慌的心理较为严重,而住院接受治疗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种不良情绪,可将患者收入院。

住院期间,医生除了进一步完善血糖控制方案,应尽量多与患者沟通。患者也可通过和医生、护士、病友之间的交流,更多地掌握一些糖尿病知识。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结

总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患者住院也不仅仅是为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教育也十分重要。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还应督促患者利用住院的这段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戒烟、限酒,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人卫健康、医师在线

胡利梅,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在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参加工作。年晋升为主治医师。曾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国际眼科杂志》发表文章。擅长甲状腺和糖尿病的诊治,联系每周一全天普通门诊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zd/5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