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的天气预报,大雨、小雨、雷阵雨。。。。。。难道“雨神”萧敬腾要移驾魔都了吗?淅淅沥沥,滴答滴答,这周南方地区正式进入黄梅季节。天气闷热,透不过气,浑身瘙痒。
下面推荐几款健脾祛湿、清热解暑的中药熬粥就可以帮您度过这无日头的黄梅季!
薏苡仁薏苡仁药食两用,可以作为首选,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在临床上可以利水渗湿,用于水饮内停引起的水肿和小便不利。健脾补中,清热排脓,用于脾虚湿盛导致的泄泻、肠痈。梅雨季节闹肚子的小朋友不在少数,家长朋友们可以经常煮粥帮小朋友们调节脾胃功能哦!
芡实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实的成熟种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的果实。用于肾虚不固的腰膝酸软,常与金樱子、龙骨同用。对于黄梅季节的脾虚湿盛、久泻不愈的患者,常与白术、党参共煎后服用。此外,还是治疗妇女湿热赤白带下的佳品。
茯苓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常用有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和茯神。临床功效利水渗湿,常与泽泻、猪苓等组方五苓散用于水饮内停引起的水肿和小便不利。对于脾胃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以取其健脾补中之功。茯苓还有宁心安神的作用,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健忘者。
在家煮粥时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点红豆、黑米、大枣等,增加口感哦!黄梅季节脾胃消化功能减弱,建议饮食清淡、不要过食厚腻过甜的食物。户外活动较多的小伙伴,可以多食绿豆粥和新鲜蔬果,有利于解渴消肿、排毒消暑!
(医院高妍供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