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小儿健脾丸与健脾消食丸有什么不同哪

小儿健脾丸和健脾消食丸是儿童时期经常服用的两种中成药,虽药名相似,但作用不尽相同。那么,二者又有什么不同呢?哪个效果更好呢?

1、从药物组成来看:

(1)小儿健脾丸是在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法半夏)的基础上添加炒三仙(南山楂、麸炒六神曲、炒麦芽)、白扁豆(去皮)、山药、莲子(去心)、桔梗、砂仁、玉竹而成。六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症见面色萎黄,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呃逆,舌苔白腻等。炒三仙健脾消食化滞;白扁豆、山药、莲子益气健脾祛湿止泻;桔梗辛开苦泄,功能宣肺袪痰,调畅气机;砂仁气味芳香,辛温通散,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之良药,兼能温中止泻;玉竹长于滋阴养胃,补而不腻,以防祛湿太过,损伤胃阴。诸药搭配,共奏健脾祛湿,理气和胃,消食化滞之功。

(2)健脾消食丸是由白术(炒)、枳实(炒)、木香、草豆蔻、鸡内金(醋炙)、槟榔(炒焦)、荸荠粉组成。方中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枳实理气行气作用较强,有破气作用,功用行气滞、除胀满;与木香配伍,用于胸腹胀满;与白术配伍,用于脾虚而见脘腹胀满闷塞者;且枳实兼有消积导滞作用,常与鸡内金、槟榔搭配,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者。草豆蔻温燥之性较强,功能燥湿行气,又能温中止呕,用于湿阻脾胃之脘腹胀满,郁滞呕吐,尤以寒湿偏盛者为宜。荸荠粉清热利湿,以防温燥伤津。诸药搭配,共奏健脾,消食,化积之功。

2、从功能主治来看:

(1)小儿健脾丸具有健脾、和胃、化滞之功。常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弱无力等症。

(2)健脾消食丸具有健脾,消食,化积之功。常用于小儿脾胃不健、乳食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大便不调等症。

3、从临床应用及适应症来看:

(1)小儿健脾丸侧重于益气健脾,祛湿止泻,消食化滞。比较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证候,症见厌食、恶食,食欲不振,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溏泻,体质虚弱,肢倦乏力等。

(2)健脾消食丸侧重于行气健脾,消积除胀,燥湿利水。比较适用于饮食积滞证候,症见脘腹胀满,食积不化,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身体消瘦,大便不调等。

总之,小儿健脾丸侧重于健脾养胃,祛湿止泻,对于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肢倦乏力,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者较为适宜;健脾消食丸侧重于脾胃功能的调理,行气化滞,消积除胀,对于小儿饮食不节、食积停滞所致的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身体消瘦,大便秘结等。简而言之,小儿健脾丸比较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兼大便溏泻者;健脾消食丸比较适用于小儿饮食积滞兼大便秘结者。至于哪个更好,是需要结合小儿的具体情况而定的,相信对症用药的情况下效果会更明显的。

猜你喜欢看

1、当你怎么补,都补不进去,是你脾虚了,补脾4部曲2、改善脾胃,补中益气丸和归脾丸,哪个更好?可以一起吃吗?3、气不通则麻,血不通则痛,中医理气经典药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by/6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