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用药II

《闭经》

一、病证概述

指女性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的疾病,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

二、病因

中医认为造成闭经的主要原因为精血不足,血海亏虚、无血可下,或冲任胞脉被阻,经血不得下行两个主要因素。前者为虚症,后者为实症。虚者主要是先天不足肝肾虚损,气血虚弱和阴虚血燥,实者主要是气滞血瘀,痰湿内阻。

三、治疗机理

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补肾益气,养阴清热,理气活血和健脾燥湿,即虚则补而通之,实则泻而通之的原则。

四、药物治疗

1、中成经

(1)妇科调经颗粒搭配金鸡虎补丸:从补气补血、养血调经,补益肝肾的角度治疗闭经,适用于血虚和肾虚型闭经症,血虚型症见月经逐渐延迟,经量少,色淡,渐至闭经不行,面色黄白,毛发不泽;肾虚型症见体质虚弱,面色憔悴,肌肤不荣,头晕腰酸,阴中干涩。

(2)加味益母膏搭配夏枯草膏:清泄肝火药味,活血化瘀,养血调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闭经症,症见月经闭止不行,下腹胀痛拒按,腰膝疼痛,下肢青筋裸露,或身重乏力,精神抑郁,面部呆滞,心烦易怒。

(3)阿归养血糖浆搭配加味益母草膏:补养气血,活血化瘀。适用于血虚、血瘀型闭经症。血虚型症见月经逐渐延迟,经量少,色淡,渐至经闭不行,面色黄白,补疲乏力,毛发不泽。血瘀型症风月经闭止不行,下腹胀痛拒按,腰膝酸痛,下肢青筋裸露,身重乏力,精神

抑郁,面部呆滞等。

(4)妇女通经丸:调经活血,养血滋阴。用于阴血虚损,月经停闭,五心烦热,午后低烧,盗汗等。

(5)左归丸: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补疲口躁,适用于阴虚血躁型闭经症。

2、西药

原发性闭经主要是性染色体异常,性腺发育不全等因素所致,只占闭经总数的5%,绝大多数闭经(占90%以上)是继发性闭经,主要采取雌孕激素补充的疗法,即黄体酮肌肉注身连续5日是,再口服安吕黄体酮连服5日,或选用已烯雌酚口服等。

五、更多中医知识

妇科诸症主要是经、带、胎、产的疾病,经就是指月经,或月经不调,或痛经或过早闭经,就是月经病,带就是指白带;胎脂怀孕期间的疾病;产就是产前、产后的一系列疾病。

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枢纽,是化生气血的源泉,五脏之中心主血、肺主气、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气血互相依存,精血互相转化,月经源于精血,精血由脏腑化生。

《黄帝内经》讲: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葵至(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天葵为月经)任脉通太冲脉动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真牙生而长极——口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在到不通,形坏而无子也。也就是说,肾中精气盛,则血海藏泄有时,使精血能保证子宫处于良好的状态;如肾盛衰过度,藏泄失时,则月经不调,甚至崩漏、经闭、无子。

五脏中所化生的气血,营养周身,有藏有泄,按月下注于血海为月经,如情致失常、气机逆乱,疏泄太过,则会出现月经失调,所以古人云:“女人以肝为先天”,强调的是治女人病,不应忽略从肝入手治疗。

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统摄液,古代医术讲:妇人经水与乳,具有脾胃所生。饮食入胃,经脾运化;由此可见不论脾失运化、气血不足,还是脾虚不能摄血,均可导致月经失常。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枢,心血旺盛、血脉流畅,心气下通达于胞脉动,保证了胞宫气血灌注循环。宋代《坤元是保,序》中讲;妇人之病根于心;心阳足则脾阳亦旺,阳生阴长,血气充沛,乃康强之征;若心阳虚衰、月经诸病,必先后而至。

中医对气血的关系是这样讲的;气依血存,血赖气行,气血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无血则无以言气,无气则无以行,妇女经、孕、产、乳皆离不开血,月经亦来源于血的化生。

中医理论还讲:人体冲、任、督、带四脉辅相成,沟通子宫与五脏六腑、十二经;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主一身之阴;督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带脉约束诸经;共同调节控制月经的行止,维持正常的殖功能。

综上所述,妇科疾病与经络、与气血、与脏腑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需要根据病情,推断病因,病机、辩证施治为宜。

但由于体质禀赋不同,个别女性,经检查未患有月经病,而月经有规律地2个月一行者,称为并月;3个月一行者,称季经;一年一行者称避年;终身不行而能受孕者为暗经;少女经行后又复不行,间歇较长时间再复行的,称歇经。

六、闭经症的护理

1、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标准体重,避免寒凉、潮湿的刺激。

2、大多闭经是功能性紊乱引起,一旦发生,应及早查出原因,如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闭经,应及早就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免病程过长,子宫会逐渐萎缩而增加治疗难度。

3、16岁以前没来月经不必过度担心,也不需治疗,原发性闭经,医院就诊。

4、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次人工流产而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

七、食疗

注意营养,多吃甲鱼,墨鱼,虾、山楂、桃子等。

经期禁食刺激性食物。

(1)韭菜炒虾米:韭菜克、虾米50克、鸡蛋2个加作料适量同炒食之,肾气不足者宜选之。

(2)红花、当归各10克、丹参15克,糯米克,将3位药煎汤后去渣,加入糯米来煮粥,宫腹服用,每日两剂,适用于气滞血淤型闭经。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一、症证概述

指妇女经前期出现一系列精神和身躯症状,随月经来潮而消失的一种疾病。

二、症状

经前7-14天出现烦躁易怒,精神紧张,神经过敏,乳房胀痛,浮肿,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三、症因

中医认为主要与周身阴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四、治症机理

中医治疗主要以舒肝降火,养血宁神,清痰解郁为主。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金鸡虎补丸:适用于浮肿偏肾阳虚的患者。

(2)归脾丸:适用于月经前后胸闷心慌,夜寐不安,补疲乏力,食欲不振,月经量多,而质稀色淡者。

(3)经前平颗粒:平肝理气。

(4)加味逍遥丸:疏肝理气。

(5)杞菊在黄丸:滋阴潜阳。

2、西药

(1)诺美孕酮:孕激素。

(2)普美孕酮:孕激素。

(3)维生素了B6

六、更多中医知识

脏腑是人休生理活动的枢纽,是化生气血的源泉,五脏之中心主血、肺主气、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气血互相依存,精血互相转化,月经源于精血,精血由脏腑化生。

也就是说,月经这一女性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与脏腑功能是否正常密不可分的;如心肝火旺、肝郁气滞,则会出现经前乳房胀痛,如肝热上扰心神,则心烦易怒;如心血不足、脾胃虚弱、生化无源,经脉失养,则致周身疼痛;如髓海失于充养,则致头前,头晕、血不养心,神不守舍,就会无故悲伤;如脾虚湿盛生痰,痰阻冲任,上逆扰清窍,则致头晕目眩等。

因此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主要从舒肝降火,养血安神,清痰解郁等几个方面入手。

七、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日常护理

1、加强锻炼和运动,进行有氧运动,舞蹈、慢跑、游泳等对肌张力具有镇定作用,经前期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

2、讲清造成经前紧张综合症的原因,指导病人纪录月经周期,家人协助治疗,增强女性自我控制能力。

八、饮食护理

1、饮食均衡,有水肿者限制盐分、糖分、咖啡因、酒精的摄入,适当摄取富维生素了B6的食物,如猪肉、制奶、蛋黄。

2、食疗

(1)当归补血饮

黄芪30克、当归10克、莲子10个,冰糖30克,将黄芪、当归加水共煎约半碗(去渣),莲子(去芯)用清水泡开加入冰糖,置蒸锅内,隔水蒸1小时,两汁对匀即可,每日2-3次服用。

适用于经前期发热的症状。

(2)草决明海带汤

草决骨15克、海带50克、煎汤饮,每日2次。

适用于经前期头痛的症状。

九、心理护理

注意了解患者心理方面的症状,评估焦虑程度,指导应对压力的技巧,如腹式呼吸,生物反馈训练,渐进性肌肉松驰等。

《带下症》

一、症证概述

指妇女白带量过多、色、质、味均异常,或伴有腰酸,小腹疼痛等症状。

二、症状

(1)无色透明粘性白带:量多,中医认为体虚会出现此种白带。

(2)脓性白带:色黄绿有臭味。多见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症。

(3)豆腐渣白带:呈豆腐渣或成凝乳样小碎块。为霉菌性阴道炎,并伴外阴瘙痒。

(4)血性白带:白带内混有血,量多少不定,应警惕恶性宫颈癌;良性病变可见宫颈息肉,粘膜下肌瘤,老年性阴道炎等。

(5)黄色水样白带: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颈癌,输卵管癌。

三、病因

中医认为主要是与脾虚、肾虚、湿热(毒)有关。

四、治病机理

中医治疗以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清热利湿,清热解毒为主。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妇科子带膏:健脾疏肝,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白带量多,腰腿酸痛。

(2)抗宫方片;清湿热,止带下。

(3)妇科千金片:清热利湿。

(4)知柏地黄丸:滋阴补肾,清热。

(5)白带丸:清湿热。

(6)艾阴洁(外用):阴道杀菌,消炎。

2、西药

(1)环丙沙星:广谱抗菌。

(2)甲硝唑:滴虫性阴道炎

(3)替硝唑:滴虫性阴道炎

(4)克霉唑:霉菌性阴道炎

(5)制霉菌素阴道栓:适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6)保妇康栓剂:适用于老年性阴道炎

六、更多中医知识

妇科诸症主要是经、带、胎、产期的疾病,除与肝、肾、脾等内脏密切的关系,奇经八脉中督、任、冲、带四脉,也参与其中。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在下连于肾,故其功能除与脑髓有关外,主要参与了肾的生殖功能(包括男性);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经、胎、产关系密切,故任脉通而月事以时下,并有“任主胞胎”之说,冲脉起于胞中,为血海、与月经和生殖功能有关;带脉能约束纵行诸脉,故可固护胎儿和主司带下。

中医对妇女白带异常的症状,称之为“带下病”。主要致病因为“湿邪”患,湿邪来源有三:一为内湿,多因脾虚失运,湿浊内停,湿性重浊,下注致带下,二因肾气虚,则失于封藏,伤及奇经,带脉失约,滑脱于下面成带下病;三为外湿,多因经、产期不洁,房事不节,或久居湿地,致寒湿、毒热乘虚内侵,伤及任带之经,带脉失约,逐为带下。

因此中医治疗以健脾除湿,补肾升阳,清热解毒为主。

七、带下症的日常护理

1、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衣着尤其是内裤要宽适透气。

2、注意保暖,忌下水游泳,避免下腹受。

3、节制性生活。

八、饮食护理及食疗

1、忌食生冷食品及刺激性食品,如:辣椒,咖啡。

2、湿热带下者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虚寒带下者,食物以温补为宜,如瘦肉,鸡汤,蛋奶类。

3、食疗:

(1)白果15枚,糯米克,煮粥服用,每日1次连服7天可见效。

(2)茉莉花绿茶饮:

绿茶3克,茉莉花(干品)6克

将茉莉花加水毫升,煮沸后加入绿茶,即可饮用,趁热服用,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7-10天。

本方有温中利湿,调经的作用,适宜和于辅助治疗寒湿型带下病患者。

《乳腺增生》

一、症证概述

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变化,又称纤维囊性乳腺病或小叶增生。

二、症状

乳房疼痛有结块,肿块质地中等,推之可动,轻压疼痛,或经前期疼痛明显。

三、病因

中医认为肝瘀痰凝,冲任失调,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肝气郁结,痰浊而生,是形成乳房肿块的为主要致病因。

四、治疗机理

中医治疗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主。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夏枯草膏:清火、散结、消肿。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症。

(2)小金片:有于痰凝乳腺的症状。

(3)逍遥丸: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乳腺的症状。

(4)乳癖消片:舒肝解郁,调理冲任。

2、西药

(1)5%碘化钾溶液

(2)甲基睾酮:经前期7-10天服用。

(3)安宫黄体酮:经前期服用。

(4)维生素E:维生素B1、B6

六、更多中医知识

从中医角度讲肝的主要功能是“疏泄气机”又称“肝主疏泄”,主要是指肝气可疏通调畅全身的气机。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通达经脉通利,脏腑功能和谐;若肝的疏泄功能不及,疏通升发无力则气机郁滞,又称肝郁气滞,表现为胸胁胀满、两乳及少腹胀痛、不适等。

因此中医治疗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主。

七、乳腺增生的预防

经常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是诱发乳腺增生的关键,因为情绪不稳定卵巢的排卵功能就会受到抑制,出现孕酮减少,雌激素增高而诱发乳腺增生的现象,因此将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是预防乳腺增生的关键。少数经久愈的患者,则应提高警惕,医院检查,防止恶变,有恶变倾向应及时手术治疗。

八、食疗

(1)甜酒蛋汤

甜酒酿克,鸡蛋克,白糖10克

将锅内加水1升煮沸,冲入鸡蛋和甜酒搅匀,加入白糖,煮酒即可食用。

每日1次,连服7-10天

本方活血行经,散结消肿,通脉生乳,适用于辅助治疗患乳痈的妇女。

(2)全橘饮:

橘叶30克,橘皮20克,橘核20克,橘络10克

先将橘叶、橘皮、橘核弄碎,连用橘络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法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滤汁放入容器内分次食用即可。

每日早晚2次分服,连服数日。

本主舒肝理气,解郁抗癌,适用于乳腺增生及乳腺癌初期。

《更年期综合症》

一、症证概述

是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一般在45-55岁之间,可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经紊乱的综合症状。

二、症状

肝肾阴虚型:头晕眼花、失眠大梦、月经提前或数月不行,量多或少,色红有血块,潮热汗出、血压升高。

脾肾阳虚型:月经数月不行、量或少或多、色淡、质稀、烘热汗出、下肢及面止浮肿,嗜睡懒言,胃胀纳气、夜尿增多。

心肾两虚型: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色红、质稠,烘热汗出频作,心烦不安,头晕心悸,尿黄。

三、症因

中医认为肾气渐衰,阴阳失衡是致病之本。

四、治疗机理

中医治疗以滋补肝肾,潜阳安神、温肾健脾、升阳利湿、滋阴益肾、清心安神为主。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肝肾阴虚的作用药:

(1)壮元补身酒:养阴助阳,益肾填精。

(2)益气养血补酒:补益肝肾。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所致民悸、耳鸣。

(3)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兼益肝阴。

脾肾阳虚用药:

(1)金鸡虎补丸: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肾固精。

(2)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补。

(3)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心肾两虚用药:

(1)更年安片:养心养,调补冲任。

(2)左归丸:补肾滋阴,添精补髓。

2、西药

(1)雌激素:尼尔雌醇

(2)抗抑郁药:百忧解(氟西汀),赛乐特(帕罗西汀),氟伏少明。

(3)谷维素

(4)维生素B1

六、更多中医知识

更年期一般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一般在45-55岁之间。

《黄帝内经》讲: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葵(李时珍《要草纲目》称天葵为月经)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真牙生而长机……口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在到不通,形坏而无子也,也就是说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葵(月经)将竭,冲任脉虚,生殖机能逐渐退以至丧失,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而使机体阴阳失于平衡,往往出现肾阴不足,潜藏的现象,证见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汗出、眩晕耳鸣、抑郁、失眠心悸,烦躁易怒、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

可以说肾气渐衰,阴阳失衡为主要致病因。因此,中医治疗尖以滋阴益肾,清心安神为主。

七、更年期综合症的日常护理

1、加强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都可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肌肉良好的张力,延缓老化速度,还可以刺激骨细胞的活动,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2、患有严重肝病,胆汁淤积性疾病,深静脉血栓性疾病及雌激素依赖肿瘤等症的患者;不可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已使用此疗法的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如乳房胀痛,白带多少,头痛或水肿时应停药;如子医院做诊断性刮宫并送病理检查。

八、饮食护理

1、饮食中适当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维生素E及谷维素的摄取,减少因雌激素降低,而致的骨质疏松。

2、注意营养,避免过胖

宜选择的食物,白木耳—润肺滋阴,百合—清心安神,莲子—益肾固精,枸杞—清补肝肾,桑椹—养血祛风,阿胶—滋阴养血,甲鱼、蚌肉—养血,滋阴清热及各种河鱼,新鲜蔬菜水果。

忌食可可、咖啡、浓茶、白酒、肥肉、蛋黄、鱼子、猪脑、羊脑等。

食疗:

(1)银耳10克,百合30克,隔水蒸熟,酌加白糖调服每日1剂,连服7-10日,适用于更年期虚热,心烦、失眠等症。

(2)胡萝卜粥

新鲜胡萝卜50克,糯米克

将胡萝卜洗净切碎,同糯米一起放入锅中,加水1升煮粥食用。每天1剂连服7-10天。

本方有补气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或哭笑无常者。

《子宫肌瘤》

一、症证概述

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中医称症瘕。

二、症状

以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量多,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肌瘤大可压迫膀胱和直肠。

三、病因

多为经、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或房事不节,损伤脉络,内因为脾气虚弱,气血瘀阻所致。

即气滞、血瘀、痰湿、毒热所致。

四、治疗机理

中医治疗以理气行滞、活血破瘀化痰清徵、解毒化瘀为基本治法。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夏枯草膏:清火,散结、消肿。该药除已确定的对头痛、目赤、乳腺增生、甲状腺肿、淋巴结核的治疗作用外,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其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作用决定了其对各种肿块、肿瘤均有良好的消散作用,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时需加量服用。

(2)桂枝茯苓丸:活血化淤,缓消症块。用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等。

(3)香砂六君丸搭配当归丸: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化痰及补血活血。

(4)化症丸:消症瘕,化瘀血,用于恶露不净,宫缩腹痛,痛经,闭经,子宫肌瘤等。

(5)大黄蛰虫丸:破血消症,逐淤通经。用于子宫肌瘤,输卵管结核,妇科肿瘤等。

(6)出血量多时:可口服云南白药。

2、西药

西医治疗子宫肌瘤一般用药物和手术两种方法

(1)丙酯睾丸酮

(2)甲基睾丸素

(3)维生素K1及安络血

如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并已引起继发性贫血的,均需考虑手术台治疗。

六、更多中医知识

宋代医术《妇人大全良方》中对女性子宫肿瘤的形成是这样叙述的“妇人疝症之症者或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气血劳伤,脏腑虚弱,受于风寒,冷入腹内,与血相结所生。”也就是说症瘕(子宫肌瘤)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或经期产后,内伤生冷,外感凤寒;或忧思伤脾,脏腑不和,气机阻滞,淤血内停、气聚为瘕,血结为症。

女性月经期血室正开,邪气容易乘虚而入,若调摄不当,往往易致病;产妇分娩时耗气伤血,以至阴血虚,营卫不顾,稍有不慎,最易致病。

因此,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以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破淤消症为主,并需女性在经期保持清洁,劳逸适度,调和情志,注意饮食,产后充分休息,注意保暖,饮食富于营养易消化,慎戒房事,衣褥注意清洁卫生。

七、子宫肌瘤的日常护理

1、除服药外,患者3-6个月应做定期检查,切不可自觉无症状而忽视定期检查。

2、应用激素治疗者不能擅自停药或用药过多,以免出现撤退性出血和男性化。

3、注意阴道分泌物的观察,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

4、阴道出血多者,应估计出血量和观察体征,以便及时就医纠正贫血。

5、实施手术的患者,应在术后1医院复查。

八、饮食护理及食疗

1、加强营养,多食瘦肉、猪肝、鸡蛋、大红枣等。

2、食疗:

(1)桃树根克,猪精肉克,葱、姜、盐、酱油味精适量,将上述逐一放入锅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至猪肉熟,取出葱、姜、桃树根即可食用。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症。

(2)化瘕蛇羹:

白蛇肉克,青鱼克,洗净加水0毫升,加调料共煮,食肉喝汤,用于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

本文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使用,请先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赞赏

长按







































百癣夏塔热片副作用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by/3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