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
一场流感风波席卷大江南北,医院人满为患;与此同时,一篇被各社交媒体疯狂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更是颠覆了很多公众的认知:流感竟然会致命?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等),乙型(B型)流感病毒(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C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D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且未发现人类感染。
流感大多为自限性和轻症表现,科学预防可减少感染机率,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关于流感预防,以下七点建议您收藏并践行。
流感的预防
预防要点一: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1.哪些人群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
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研究显示,妊娠期接种流感疫苗,既可保护孕妇,也可通过胎传抗体保护其新生儿免于罹患流感);
60岁及以上老年人;
6月龄至5岁儿童;
6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特定慢性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血液病等);
医务人员。
2.我国上市的流感疫苗都有哪些?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
预防要点二:洗手
1.什么时候应该洗手?
外出回家时;
接触公共物品(如接触电梯按钮)后;
打喷嚏、擤鼻涕后;
触摸口腔、鼻、眼睛前后;
饭前便后。
2.如何洗手?
预防要点三:咳嗽礼仪/呼吸道卫生
1.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上臂衣袖或纸巾遮住口鼻(避免用双手捂住或直接对着他人咳嗽、打喷嚏),使用后纸巾丢入垃圾桶;
2.打喷嚏或咳嗽后尽快洗手;
3.呼吸道感染患者与人谈话或在公共场所时应尽量与他人保持1m以上距离;
4.外出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预防要点四:通风
家里的门窗要定时打开,进行自然通风,每天不少于2小时。
预防要点五:隔离
1.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外出时,宜佩戴医用口罩;
2.出现流感感染症状应及早就医,轻症者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接触;
3.家里有人罹患流感,应进行隔离,患者避免接触儿童、孕妇、特定慢性病患者、老年人。
预防要点六: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服用药物品种和剂量应遵循医生意见。
预防要点七:锻炼与营养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适当多饮水,饮食清淡易于消化且营养均衡;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特别提醒
目前,我中心有3周岁以上流感疫苗,分为国产四价流感和进口三价流感,费用均为元/支,接种时间为每周一二四五六上午8点—11点。数量不多,早打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