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就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包括最常见的「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病变包括糖尿病神经性病变、周围血管疾病、神经性关节病、溃疡形成、糖尿病足性骨髓炎,最终可能发展成截肢。
那么糖尿病足是如何产生的呢?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呢?
01
糖尿病足是如何产生的?
1.足部溃疡
最初引起足部溃疡和感染的因素是感觉神经病变,以及由于地面、鞋子或其他邻近脚趾的压力或挤压的作用,导致溃疡的形成。
2.局部出现感染
这是导致出现糖尿病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皮肤软组织破坏,造成外源细菌侵入,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高的原因从而就会继发严重感染。
3.下肢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会引起足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局部缺血,导致足部感知能力丧失、疼痛、溃疡、肢端环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爪状趾畸形。
02
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多样。
1、走路不便、间歇性跛行:早期糖尿病足由于供血不足,导致下肢乏力、麻木、劳累、疼痛,休息后可缓解;
2、感觉异常:足部感觉迟钝、有脚踩棉絮感;
3、足下垂颜色变化:足下垂时,微血管扩张,动脉血压低,血流缓慢,皮肤较薄呈紫红色,如将下肢抬高30~60秒,见足背面明显苍白;
4、骨骼、肌肉变化:肌肉萎缩,弓形足或爪状趾,骨质脱钙、骨质破坏。
继上述早期症状外,还可出现溃疡、感染、骨髓炎、Charcot关节病等,严重时,会引起截肢。
03
糖尿病足该如何预防?
要想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除了首要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以外,还要从以下两方面引起重视。
1、思想上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但并不知道糖尿病并发症才是糖尿病患者后期最害怕的病症。
糖尿病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包括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即使拥有先进医疗技术也都无法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足。因此为了避免糖尿病医院都是「采用截肢治疗」的方法,来避免糖尿病足病情的恶化甚至死亡。
2、行动上
光想是不够的,一定要付出行动,以下介绍几点用得上的日常足部护理建议。
日常足部护理要点
◆注意避免足部损伤,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鞋袜合适,不宜过紧、过硬;
◆每天应检查鞋内有无沙砾、异物、趾甲屑等;
◆鞋垫是否平整。鞋号要合脚,穿新鞋时不要穿太久,也不要马上就长距离走路,以免足磨损;
◆不要穿“人”字拖鞋,以避免足部拇指和食指的摩擦;
◆每晚用温水泡脚,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不宜选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
◆每晚洗脚的同时要检查足部与趾间有无水泡、抓伤或皮损,如有就及时诊治。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用这话来形容糖尿病足病一点都不为过。脚上一个小小的破口,对健康人来说不算什么,对糖友来说却是个大隐患,如果处理不好,非但难以愈合,还会逐渐加重,甚至发展到截肢的地步,希望各位糖友引起重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重要提示学习科学的控糖方式,远离血糖困惑,重归精彩人生,享受美好的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