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糖系列第三课糖尿病的治疗

专家简介:路文广医生,现医院,擅长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前两次课我讲了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有哪些类型,如何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易发人群以及糖尿病的并发症(温馨提示:回复“糖尿病”即可查看医生说糖系列第一与第二课堂图文消息)。从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得知,如果把血糖控制好,可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血糖呢?本次课我们就来讲一下糖尿病的治疗。   在医学上,糖尿病治疗有下图所示“五驾马车”,健康教育我已讲过,不再阐述。本次重点讲一下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及自我监测。1饮食疗法饮食疗法三部曲(1)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控制总量)   这是饮食疗法的第一步,我们每天总热量包括标准体重及每天总热量。   ①计算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②、计算每天总热量:每天总热量(千卡)=标准体重×K×S(K为活动系数。S为应激系数)(2)确定各种食物的比例(平衡膳食)(3)合理分配各餐热量(少食多餐)   这是饮食疗法的第三步。   分配方式有:   ①早中午各吃1/3;   ②早餐1/5,午餐、晚餐2/5。以上方法特别科学,但是我们不能天天算,怎么办呢?粗算法:合理计算可以更健康,但由于计算麻烦,我们可以采用简单方法粗算即可。

可运用食物互换法,避免饮食单调。食物交换就是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几大类。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似,不同类食物间所提供的热量也是相同的。如每份食物所含的热量都是80千卡,同类食品可以相互交换,不同类食品不能相互交换。

总之,饮食选择时,要少吃多餐、剩菜不剩饭。

常见食物有:?淀粉类:主食、米、面、薯、芋、粗粮、藕、豆等等,是糖的主要成份?水果类:含糖、维生素等?荤菜类: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如肉、禽、鱼、虾、蛋类等?乳制品及豆制品:主供蛋白质、矿物质?油脂类:含脂肪,如植物油、肉、禽、蛋黄、花生、核桃、瓜子?瓜、蔬菜、海藻、蘑菇类:主供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少量淀粉等。如果饥饿难忍,那咋办?   饥饿感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越是病情不稳时,饥饿感明显。这种饥饿感与低血糖时的饥饿感不是一回事。可采用低热量、高容积、含碳水化物少的蔬菜补充,解决饥饿问题。糖尿病宜吃什么??五谷杂粮:荞麦、燕麦、玉米等;?豆类和豆制品:豆制品营养价值较高,但是不能替代米、面等主食;过量食用豆制品会引起血糖升高,消化不良,胃病者不适用;?肾脏疾病者应少吃或不吃豆制品,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质为主;?多种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及海带、木耳、魔芋等;?适量动物蛋白质:肉、蛋、奶,尤其是鱼类、贝类等。糖尿病不宜吃什么??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和高糖分的水果;?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及干果等;?饮酒:如果酒瘾较大,只可饮少量红酒。常见误区有哪些?误区1、主食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我们虽然原则上说剩菜不剩饭,但我们在吃食物时要做到总量控制、结构合理。人体能量供应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50-60%,提倡高纤维素食物。误区2、可否喝粥?   我们建议尽量少吃粥。糖尿病人应改变喝粥的习惯,如果想喝粥,那么请将粥不要煮得太烂,并在喝粥时,加入凉拌绿叶蔬菜一起吃。误区3、南瓜可不可以吃?   南瓜可以吃,但要减少主食摄入。因为南瓜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南瓜含糖量较高,大量食用仍会升高血糖。所以吃南瓜时要在食物中扣除相应的热量。误区4、可否吃坚果?   建议坚果不宜随便吃。多吃坚果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但糖尿病人不宜吃坚果,一般坚果含糖量尽管不多,但它含油脂高,所以热量很高,容易导致血脂升高。人体糖、脂之间可以转换,多吃油脂可以转变成高糖。误区5、素油可不可以吃?   很多人认为荤油不能吃,素油多吃无妨,因此,有些家庭每日每人烹饪素油多达50克甚至更多。其实这是个大误区———食用不当,素油也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动物脂肪多吃可以导致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多吃素油也会提供很高的热量,也不能多吃。应该尽量多吃汤菜、凉拌菜和煲汤。误区6、糖尿病病人可不可以饮酒?   我们说血糖控制良好者可以饮酒,所谓血糖控制良好是指空腹血糖7.0mmol/L者可适量饮酒。每周饮酒1-2次。不饮烈性酒(如白酒)。啤酒-毫升/次。葡萄酒毫升/次。注意:血糖不稳定者禁忌饮酒。误区7、糖尿病病人可否吃水果?   我们说糖尿病病人可以在两餐之间吃水果。糖尿病人吃水果有窍门,血糖控制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少量吃水果;选择在两餐之间,选择低糖分瓜果(猕猴桃、黄瓜、苦瓜等),每天摄入的食物中热量中要扣除相应的部分。   常见水果含糖量:   含糖量在4%~7%:西瓜、草莓、白兰瓜等。   含糖量在8%~10%:梨、柠檬、樱桃、哈密瓜、葡萄、桃子、菠萝等。   含糖量在9%~13%: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含糖量在14%以上:柿子、鲜红枣、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   注意:血糖过高不宜吃水果可以用黄瓜西红柿代替!误区8、糖尿病病人可否吃无糖水果?   “无糖食品”也要少吃。因为无糖食品只是不含有蔗糖,但是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其它成分还是很高,因此也不能无所顾忌多吃。粽子、月饼、糕点和鲜蚕豆等可以少量吃,但要从食物中扣除相应热量。误区9、可否吃补品?   补品不能降血糖。糖尿病人可以吃一些补品(西洋参、黄芪等)提高免疫力,但目前没有证据称它们能降血糖。2运动疗法哪些人适宜运动?   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型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高危人群。   暂时不宜运动的病人有血糖极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收缩压mmHg)、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严重的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有发热,严重感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严重外周神经病变,如糖尿病足病。运动方式如何选择?   目前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混合性运动。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跳不过快,呼吸平缓的一般运动.如慢跑、快走、健身操等。无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大,节奏快,运动后心跳大于次/分,呼吸急促的剧烈运动。如拳击、快跑、踢足球等。混合性运动的特点是有氧和无氧的混合性运动,如中长跑冲刺阶段。运动强度如何界定?   轻度运动:购物、散步、广播操、太极拳、气功;   中度运动:快走、慢跑、健身操、交谊舞;   强度运动:跳绳、爬山、游泳、球类、快跑。运动时间怎么定?(1)最佳时间: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从第一口饭算起)(2)消瘦:运动20~30分钟肥胖:运动30~60分钟一般:运动30~40分钟年龄70岁以上:运动20~30分钟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运动,但无论怎样运动,都要掌握个度,适量运动,同时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自我监测   正规测血糖是检测我们治疗方案和控制低血糖的标准。下面教大家用血糖仪自己监测血糖。   首先取1-2个棉棒,向手指取血部位擦拭消毒液,然后用第二支棉棒拭干;   然后,用采血针扎一下,出血之初先用棉棒拭去,再出的血就是我们可以测血糖的血了,收集起来然后读数即可。   测血糖的目的是监测血糖水平,预防高血糖及低血糖的发生。测几次为好呢?要因人而异,有两种分类:   每天测4次:早上空腹一次、早餐后一次、午餐后一次、晚餐后一次。(餐后是指进餐后两小时)   每天测7次: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后)、睡前共7次,必要时下半夜还要再测一次。   测试结果如果显示不在正常范围内,一定要马上采取措施:低血糖可以立即喝适量糖水或吃块糖等,高血糖可以即刻注射适量胰岛素,不过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注射胰岛素。1.5小时后,身体出现不适,也要及时监测。   不管多忙,建议每天至少测4次。4药物治疗(一)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常见药物有如磺酰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奈类(常见瑞格列奈)、双胍类(常见为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常见为罗格列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药物有阿卡波糖,即拜糖平)。除了口服药,还有胰岛素治疗。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规范使用药物。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磺脲类药物和非磺脲类药物(1)磺胺类药物:①代表药: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奇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②适应症:新诊断的T2DM非肥胖患者、用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理想。(2)非磺脲类—格列奈类:①代表药:瑞格列奈②适应症:T2DM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血糖升高的老年患者。2、抑制肝葡萄糖生成的药物:双胍类药物①代表药:二甲双胍(格华止)②适应症:作为T2DM一线用药3、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①代表药:阿卡波糖(拜糖平)②适应症: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4、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TZD:噻唑烷二酮类①代表药:罗格列酮②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单一服用本品,并辅以饮食控制和运动,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二)胰岛素1、胰岛素的主要作用:(1)促进血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2)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或代谢供能(3)抑制糖原分解和糖的异生(4)抑制脂肪的分解2、适应症:(1)2型糖尿病经口服降糖药无效的病人(2)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3)伴发病需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妊娠、分娩等3、胰岛素的分类:4、常用注射部位:   腹部、手臂上端以及外侧、大腿前以及外侧、臀部。(1)短效胰岛素:推荐注射在腹部;(2)中效胰岛素:注射在大腿前外侧。5、注意事项:(1)胰岛素不宜冰冻,使用期间宜放在室温20℃以下;(2)使用时注意剂量换算及有效期;(3)剂量必须准确,采用1ml注射器抽药;(4)注射时间准确,正规胰岛素须在饭前30分钟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须在早饭前1小时皮下注射。需要注意的误区有哪些??误区一、忽视非药物治疗   这是不对的。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消除肥胖、劳逸结合、锻炼身体、戒烟限酒非药物疗法有着极为重要的防治作用。?误区二、血糖一降低就停药   糖尿病治疗贵在坚持,病友应该至少1-2医院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切不可血糖一降就停药。?误区三、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一招   糖尿病患者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胰岛素治疗,特别是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理想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某个阶段需要使用,但以后还可以改用口服药治疗。?误区四、打胰岛素会上瘾   胰岛素是人体按需分泌的激素,医生之所以使用胰岛素,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已不能满足正常需要,对缺陷进行补充是必须的。一旦血糖被控制住,就可以考虑减小剂量或停用。但对于口服药失效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误区五、胰岛素特别容易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确实是胰岛素治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血糖,适时合理地调整剂量,注射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误区六、打胰岛素会发胖   胰岛素是一种促生长激素,应用后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但只要剂量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或配合减轻体重的药物,能使体重基本稳定。不同胰岛素对体重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胰岛素对体重影响小,具有优势。?误区七、打胰岛素很疼   目前注射胰岛素的专用针头都有光滑的外涂层,且针头非常细,注射时几乎不会感觉到疼。另外,常用注射部位(如腹部)神经末梢少,疼痛感不明显。?误区八、打胰岛素的技巧不好掌握   现在的注射装备大多采用笔式注射,使用和携带起来比较方便。很多医疗单位都配备专门的教育护士,对患者进行讲解和示范,大部分患者能很快掌握。?误区九、胰岛素是最好的药,最好一诊断糖尿病就打   糖尿病患者是否首选胰岛素治疗需根据病情综合判断。我们主张适时、合理应用胰岛素,反对过度或滥用。必须明确的是,对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更多专家名医讲座尽在健康乐公益微课堂——扫描下方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zd/3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