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是中医认为的六大致病因(风、寒、暑、湿、燥、火)之一,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
常用中成药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主要有木香顺气丸、附子理中丸、健脾丸、参苓白术丸、归脾丸等。
1木香顺气丸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2附子理中丸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健脾丸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参苓白术丸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5归脾丸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在药房培训网后台回复“入群”即可加入《药房培训网交流群》,赶快来吧,我们在等您!
欢迎药店采购洽谈健康养生之:系列花草茶零售价:10元/包慢养生之:系列中草药香包零售价:39.8元/个联系电话
郁老师:
陈老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