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
秋天的红薯,又甜又糯,烤着吃、蒸着吃都是人间美味。然而对糖尿病人来说,这只能是奢望,有多少糖友自从确诊后,再没吃过红薯?究其原因,无非是“红薯太甜了,吃完血糖肯定高啊!”
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像红薯这些“高甜”食物,糖尿病人就永远不能碰吗?今天就来帮糖友们解开心中这个“怕甜”的心结,学会吃对红薯,开心享受不一样的美味主食。
糖尿病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红薯也不例外
糖尿病人每天都在发问:我能吃这个吗?能吃那个吗?其实,得了糖尿病,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膳食营养,吃多少?怎么吃?什么时间吃?为什么吃?这些问题弄懂了,糖友们就可以大胆地吃红薯,事实上,很多会吃的糖尿病人,不仅能用红薯帮助自己调理身体,甚至还能用它巧妙地降低血糖。
红薯能降糖,价值赛人参
红薯好种、抗旱又高产,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清朝时期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总能在粮食短缺、水旱风灾的困境中扭转危机,帮助老百姓躲过天灾人祸,养活了一代代的贫苦人民。
红薯本身的营养价值远超其价格,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它拥有补虚、益气、健脾、强肾、活血、生津等天然的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认为是“赛人参”级别的补益佳品。在我国著名的长寿乡巴马,红薯叶更是人们常食的蔬菜之一,是著名的“长寿菜”。
但说来说去,“红薯降糖”一说又从何而来呢?其实,“红薯降糖”主要指白皮红薯,源于日本的一项调查研究。在日本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肥胖的糖尿病大鼠进食白皮红薯4-6周后,和未食用的糖尿病大鼠进行比较,两组大鼠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分别降低了26%、60%,又由此发现了红薯在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萄糖后可有效抑制血糖水平的升高,此外,多次反复验证后,研究还发现,进食红薯能降低大鼠的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水平。
此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也对此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发现,白皮红薯提取物可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对于控制血糖水平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红薯对糖友有3点益处: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
红薯的脂肪含量很低,有助于减轻心脑血管的负担;
吃完红薯饱腹感很强,是很好的糖尿病主食。
相对于其它淀粉类食物来说,这里主要指的是米饭和面食,无论是从升糖指数(GI值)还是升糖负荷(GL)上来看,红薯都是低于其它两类食材的更适用于糖尿病人食用的主食,以升糖负荷为例,同样g的红薯(GL=12.5)仅为大米(GL=29)的约1/3,是同等质量馒头(GL=41.4)的1/4。其餐后升糖能力可见一斑,而且,红薯中的脂肪含量很低,更不易导致热量、脂肪超标,高含量的膳食纤维更能增强进餐后的饱腹感。
《本草纲目》记载: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从这个角度,推荐糖尿病人食用红薯往往还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糖尿病人便秘气不顺——要吃红薯!
糖尿病人大多肺气虚、肝气郁结,肝气主升,肺气主降,肺又与大肠相表里,那一般糖尿病患病初期,就会发现,总是便秘,屁也很少,气息排不出去,这样一来,肝气也不顺,升不上去,日久则损伤肝津阴血,肝津伤了,肝开窍于目,所以很多病人就会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目昏内障,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糖尿病眼病并发症。
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多排气,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用多说,马上安排几顿红薯餐,让废气找到通道,排出体外,整个人立即感觉轻松多了。
糖尿病血虚、血瘀、爱长斑——也要吃红薯!
临床中,我们发现,很多糖尿病人患病以后,脸上的黄褐斑、身上的斑点都会越来越多,这都源于血液流通不畅,血脂过高,体虚所致。如果能够把红薯列为日常主食,长期食用的话,就会发现,随着血瘀、血瘀的改善,大便的顺畅,体内的杂质越来越少,脸上自然也会越来越干净。
糖尿病人怎样吃红薯?吃多少?
至于怎么吃,一般来说,我们建议糖友一周吃1-2次都是可以的,吃的时候把平日里的主食,馒头啊,米饭啊减掉,替换成红薯就行了。在这里推荐一款可以明显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食谱:红豆红薯汤。
红豆80g,红薯g,红豆浸泡4小时,红薯去皮切块,先煮红豆,煮至七成熟时,加入红薯块至全熟即可。此食谱尤其适合于糖尿病并发肾病、心脏病性水肿者食用。
总之,大家一定要明白:得了糖尿病,不是不能吃什么,而是要学会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怎么样?红薯这么好的食材,希望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错过。
跟着“陈老师讲糖”,每天学习一点控糖知识,让我们的血糖稳一点。关于糖尿病人每天“吃什么”的问题,对于某种食材“能不能吃”的问题都可以评论区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