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叫「三多一少」,也就是多尿、多饮、多食。
但其实,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症状也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没有过这「三多一少」啊!那怎么知道我自己有没有糖尿病呢?
健康头条请你警惕以下这种情况:
吃饭前感觉饥饿、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的症状,进食后可以缓解,而且,这些症状反复发作,甚至因为餐前「低血糖」需要看医生!
上面说的这种情况,虽然血糖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很有可能,已经成为糖尿病前期患者了!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餐前低血糖?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变化的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吃了东西后,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血液中升高的胰岛素会迅速关闭肝脏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同时还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所以,餐后血糖不会升得太高。
进食后30~60分钟胰岛素的分泌达到高峰,一般是基础水平的5~10倍,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开始下降,餐后3~4小时胰岛素基本恢复到餐前水平,所以餐前不会发生低血糖。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患病前,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导致餐后血糖升得很高。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胰岛素分泌得不多,即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减退;
胰岛素分泌得多,但不能发挥作用,称之为胰岛素抵抗。
同时,还有可能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时间延迟,本来应该在餐后2小时开始下降的胰岛素水平,在餐后2小时、甚至3小时还很高,而此时体内的葡萄糖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没能及时进餐,就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的表现。
我有餐前低血糖,我会得糖尿病吗?肥胖、脂肪肝、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的病人,既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这些人群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上述人群,如果出现餐前低血糖症状,要高度怀疑糖尿病前期的可能。
这时候,千万不要不以为意,医院做延长的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来诊断。
怀疑低血糖,首先应该测量血糖,
而不是去冰箱找东西吃。
出现餐前低血糖,我该怎么办?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没有得到正确诊断之前,往往靠多吃东西来缓解低血糖症状,特别是糖果、巧克力、甜点等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样会加重餐后高血糖,使糖尿病前期很快进展为真正的糖尿病。
正确的做法是改变生活方式,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阻止或延缓真正的糖尿病发生。
如果仍有低血糖症状,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食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一日三餐分为4~5餐。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比如阿卡波糖,可减慢碳水化合物吸收,缓解低血糖。
除了低血糖,还有哪些情况可能是糖尿病?长按下方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