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霞教授专访产科指南的制定和推广之路

年11月21~23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在重庆启动了第一站。中国妇产科在线作为此次重庆产科巡讲特邀网络媒体合作伙伴,对大会主席杨慧霞教授进行了采访,现将报道分享给大家。

中国妇产科在线:您作为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长,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主编,请谈谈启动产科指南巡讲的重要意义,以及产科指南制定的历程?

杨慧霞教授: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正式成立,在长沙举办了第一届产科热点学术会议。产科学组汇集了擅长产科各类疾病诊疗的专家,涉及领域广泛。同时,近10年来,产科领域有很多新进展,如何把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最新的学科进展传递给基层医生,是所有产科学组专家思考的问题。我作为产科学组的一员,当时就想应该尽快撰写一些指南规范来指导临床。

从产科学组成立之初开始着手撰写指南到现在已经有12年了,还很清楚记得在制定规范初期,大家对于规范的撰写没有太多的经验,好的证据也不足,起草诊治指南感觉困难重重。经过大家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努力,年,我们编写刊出了第一部指南规范,即《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这是产科学组成立后最早推出的一部指南,而且当时只是一个草案。当时指南推出后,很多医生对于指南应该如何指导临床也有一些困惑。因为,以前临床医生进行临床实践时没有行业规范指导,只依靠教科书,但是教科书是医学生时代用的,在真正指导临床工作时有些内容是不完善的,所以,产科学组的专家们就一边撰写规范,一边利用各种机会在会议上介绍发布的规范怎样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在这样背景下,我们真正启动了指南规范制定之路。

年,我们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这部指南从年着手撰写到最终版的颁布用了2年的时间,也积累了一些指南制定方面的经验。产后出血一直是中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在农村,这样一部临床指南推出以后,大大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产后出血的识别、合理用药、严重产后出血后手术方法进行干预的能力,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也减少了。虽然,我作为产科学组的组长,组织产科学组的专家们撰写制定指南规范的过程很辛苦,但是看到指南在临床上应用后取得了巨大的效果,我们都非常欣慰,并坚定了指南规范制定之路。《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的发布是一个转折点,年后,业内专家们都看到指南指导临床的效果和价值,都越来越重视指南规范制定工作,编写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产科指南规范的制定之路迅速发展。

从年开始,在产科学组会议上就开始组织产科专家一起讨论应该制定哪些指南,确定以后分派给不同的专家分别牵头撰写不同的指南。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指南证据比较充足,大家能很快达成共识并撰写发布出来,但有些指南制定发布相对比较慢。比如产后出血的指南发布后,专家讨论应该撰写产前出血的指南,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的邹丽教授主动请缨起草。另外,还有关于母儿溶血、流产、孕吐问题等这些规范和专家共识也都在制定过程中。此外,还有一些规范,如关于《新产程的专家共识》是基于美国6万多例的单胎产程图的分析结果及发布,发布以后改写了美国产程的一些定义和处置标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必须要尽快把这些新的理念介绍给国内的产科同行,以防止临床中进行过多不必要的干预,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工作。

从这次巡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整个妇产科领域中产科的指南发布还是比较多,年下半年我们集中发布了很多指南,7月发布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8月发布了《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9月发布《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10月发布《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12月将刊登孕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规范以及胎膜早破诊治规范等,既有新指南的制定也有旧指南的更新。另外,我也和杂志社的老师和学组的专家讨论,计划争取明年把正在制定的指南尽快完成,还有大家提出来的有剖宫产史的二胎分娩人群越来越多,应该制定一个关于剖宫产后阴道试产(VBAC)的规范,从而进一步减少有剖宫产史再次手术的问题。其他方面,我们还会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好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l/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