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伤害大

在年5月9日的北大糖尿病论坛上,来自澳大利亚贝克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的JonathanShaw教授讲述了年轻就发病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并发症结局不良的现象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以下是JonathanShaw教授的讲述。

对51例加拿大儿童2型糖尿病的随访研究发现,随访到他们成年后,年龄达到18-33岁,已经有9%的儿童死亡,6%已经开始透析,2%做了截肢,还有2%失明。跟发病年龄较大的糖尿病人相比,年轻就发病的糖尿病人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要高很多。在20岁以下平均病程5.1年的糖尿病人中进行的SEARCH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人的微量白蛋白尿(以白蛋白/肌酐比评估)患病率显著高于1型糖尿病人。另一项研究显示,随着病程的增加,与1型糖尿病相比,年轻发病的2型糖尿病死亡率显著更高,这种差异,在病程10年时就已经很明显。在10-25岁这个年龄段,2型的全因死亡率高于1型,在30-65岁这个年龄段,则是1型的全因死亡率高于2型。强化治疗可以降低失明和终末期肾病的累积发生率,但年轻发病的2型糖尿病的预期寿命仍然会减少15年。

这种普遍存在的年轻发病的2型糖尿病人的不良结局,被认为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不明生理因素,如诊断时就存在的肾病高患病率;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由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依从性不佳或者需要家庭的参与等原因而没有获得适当的治疗;社会经济状况困难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的病人;研究本身存在偏差,没有反映真实状况。

以上JonathanShaw教授的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1、增加胰岛素抵抗中的“抵”的不利结局

人体自身能增加胰岛素抵抗中的“抵”,以对抗胰岛素抵抗中的“抗”,如升高血糖浓度,加大胰岛素分泌,增加进食。现代医学也可以外源性地增加胰岛素抵抗中的“抵”,如注射胰岛素。进食的增加是升高血液葡萄糖量的需要,也是人体增加胰岛素抵抗中的“抵”的需要。血糖量增加后,血糖浓度就会增加,但血糖量与血糖浓度是有着不同意义的两个概念。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会减少血液葡萄糖量,胰岛素的服务作用会提高血糖平均浓度。增加血液胰岛素含量,一方面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在消耗葡萄糖(第一类降糖),另一方面胰岛素的服务作用在贮藏保存葡萄糖(第二类降糖)。这样短时间内,血糖下降速度就非常快。相对于其它肌体组织,肝脏对胰岛素更敏感,也就是胰岛素的服务作用贮藏葡萄糖的速度会大于胰岛素主要作用消耗葡萄糖的速度,这就是胰岛素含量高会有低血糖反应的原因。随着血糖下降到一定浓度,由胰岛素服务作用而贮藏的葡萄糖多起来了,正向转折点对应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也高起来了,平均血糖浓度也就会升高。

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是血糖高,胰岛素含量高,其原因就是人体自身能增加胰岛素抵抗中的“抵”,去对抗胰岛素抵抗中的“抗”,以使AFG不要减少。也就是说,增加胰岛素抵抗中的“抵”,才会出现2型糖尿病。

外源性胰岛素虽然能增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解除由于AFG(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流量)减少或断流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但也会使得胰岛素的服务作用发生改变。胰岛素的服务作用就是第二类降糖,即平稳血糖,但血糖的平稳是有一个极限的。这个极限就是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相同。外源性胰岛素所起的服务作用会限制内源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胰岛功能减退的假象。

外源性胰岛素通过增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会增加肥胖。

以上就是增加胰岛素抵抗中的“抵”的不利结局。

2、第二类降糖是对糖尿病患者的伤害

现代医学的第二类降糖是外源性减少胰岛素抵抗中“抵”的过程。这个过程对2型糖尿病是不利的。JonathanShaw教授讲述了年轻就发病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并发症结局不良的原因就是现代医学的第二类降糖造成的。

第二类降糖只是在血糖的服务通道上平稳血糖,对加强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流量AFG没有作用。相反,第二类降糖会减少AFG,加速并发症。JonathanShaw教授认为普遍存在的年轻发病的2型糖尿病人的不良结局是不明生理因素造成的,是错误的。这个“不明生理因素”就是第二类降糖的治疗。如果51例加拿大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不进行第二类降糖治疗,我看他们的不良结局就不会发生。

第二类降糖的治疗是对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伤害。胰岛素抵抗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胰岛素抵抗的第一回合和第二回合。在胰岛素抵抗的第一个回合,胰岛素抵抗中的“抵”有能力随着胰岛素抵抗中的“抗”的增加而增加,使AFG不减少。但由于第二类降糖治疗是减少胰岛素抵抗中“抵”的力量,缩短胰岛素抵抗第一回合的过程,让胰岛素抵抗快速进入第二个回合,加速并发症。

年轻就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胰岛素抵抗的第一个回合就进行第二类降糖治疗,就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中“抵”的力量为直接功效,以减少AFG为代价,伤害患者。

3、年轻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有足够的AFG

AFG就是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流量,即单位时间内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量。相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年轻糖尿病患者需要有足够大的AFG。随着身体的发育,年轻人所需的AFG会有不断加大的要求。相对年轻人,老年人对AFG有减少的趋势。若对年轻糖尿病患者进行第二类降糖,就会减少胰岛素抵抗中“抵”的力量,与加大AFG的要求背道而驰。第二类降糖对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是有伤害的,但相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年轻糖尿病患者的伤害更大。这就是JonathanShaw教授所说的普遍存在的年轻发病的2型糖尿病人的不良结局的真正原因。

现代医学在对付糖尿病时,总是着眼于降血糖,但分不清第一类降糖和第二类降糖对人体的不同意义。第一类降糖是针对主要通道上的降血糖,是将葡萄糖送入细胞吸收和消耗掉,是通过减少葡萄糖量来降血糖的。第二类降血糖是服务通道上的降血糖,或者说是服务通道上的平稳血糖。对应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和服务作用,胰岛素是即有第一类降糖作用又有第二类降血糖的作用。第一类降糖能增加AFG,第二类降糖会减少AFG。

4、年轻糖尿病患者之痛

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结局是因为现代医学对患者的错误治疗,而不是没有得到积极治疗。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年轻化,现代医学治与不治的结局会显现出来。如果按现代医学控制糖尿病的错误方法——第二类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结局会远远差于不治2型糖尿病的结局。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象冠心病的情况。冠状动脉不是堵了70%才认定是冠心病吗,而胰岛素抵抗是不是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认定为疾病。胰岛素抵抗的第一回合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只有到胰岛素抵抗的第二个回合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按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定义,为什么冠状动脉堵了70%后才定义为冠心病,而2型糖尿病不能等到胰岛素抵抗进入第二个回合后才定义为疾病?这个问题是值得所有糖尿病专家思考的。如果把糖尿病的标准改为胰岛素抵抗进入第二回合才定义为糖尿病,那么糖尿病患者就要减少一半以上。

胰岛素抵抗进入第一个回合,就对患者进行第二类降糖,不仅没有益处,反而会加速结束胰岛素抵抗的第一回合,使胰岛素抵抗提前进入第二个回合。如果把还处于胰岛素抵抗在第一回合的情况不定义为疾病,不进行第二类降糖,2型糖尿病患者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年轻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并发症结局是现代医学错误理解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错误治疗方法造成的,而不是什么不明生理因素造成的。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l/1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