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真的很费钱,不信看看这组数据!
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32万亿元。
用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医疗费用超过亿元。也就是说:
仅仅糖尿病这一种病,就占了近13%的中国医疗总支出。其中,80%是用于并发症的治疗。
可见,糖友的经济负担并不轻。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合理减少糖尿病的医疗费用呢?
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部分糖友长期自购降糖药,医院,以期减少医疗费用。
中国的大数据告诉我们,糖尿病友80%的花费是用于并发症的治疗。
为了减少20%的降糖药的花费,但却增加了80%的并发症的治疗花费。
不但多花了钱,还把身体搞砸了,怎么算都是得不偿失。
因此,糖友省钱的第一招就是:严格控制血糖和其他指标,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二、运动是最好的免费药品
经常运动,不但能减少降糖药(包括胰岛素)的用量,还有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做为糖尿病科医生,在门诊我经常叮嘱糖友要“管好嘴、迈开腿”,可是有些糖友就是“管不好嘴、迈不开腿”。
一方面抱怨降糖药吃得太多,既增加花费又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另一方面却不肯去锻炼,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
何其不智也?!
不论是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者力量训练,都不会有任何花费,却能帮助您更稳控制血糖,帮您节省药物成本,何乐而不为?
三、记得使用医保卡,办理特殊病种
现在已经进入全民医保时代。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糖尿病的报销额度也是逐年上升。
省、市医保或者异地医保的患者,应积极办理特殊病种。
以市医保为例,办理糖尿病的特殊病种每年大概可以报销元,而如果有高血压的特殊病种,也可以报销元。
大家应尽量多办特殊病种(当然前提是实事求是),充分利用医疗保险的福利。
在门诊经常碰到一些农合医保患者,糖尿病史很久了,都没有办过特殊病种,没有报销过药品,这很可惜。
希望所有患者都充分利用医保政策,减轻经济负担。
此外,目前不同省、市、地区对降糖药的报销范围不太一样。
有些降糖药,在福州市医保属于可报销范围,但在其它市的医保却属于自费范围。
糖友们应详细了解哪些费用属于可报销的范围,和医师详细沟通,以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管好糖尿病不得并发症,请做到以下10点:
为更好地管理糖尿病,笔者为糖尿病病友总结了10条控糖常识,如果用对了,糖尿病并发症一定远离你。
1每年体检的钱不能省。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如果我们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大部分是可以逆转的,如果发现得晚,治疗难度就会增大,费用也会增加。此外,糖尿病病友做眼底检查时,尽可能做散瞳检查,这样医生观察到的视网膜范围大,诊断更明确。
2低血糖急救方法要正确。
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糖友,如果发生低血糖,一定要吃葡萄糖急救,一次吃15克葡萄糖,吃普通碳水化合物是无效的。发生低血糖时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到低血糖症状缓解了,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
一般吃15克碳水化合物15分钟后,低血糖症状不缓解,再继续食用15克碳水化合物。
3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单纯控制血糖效果不佳。
糖尿病病友通过控制血压、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来控制并发症,这样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大大超过单纯控制血糖的效果。
4服用抗凝药阿司匹林不要间断。
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一定不要间断服用。因为阿司匹林是在血栓形成的一瞬间发挥作用,如果在发病前一周中停用了阿司匹林,患者体内没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成分,就会引起血栓,导致更加严重的心血管病变。
5严格控糖,要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前提。
血糖高一点,并不会出现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当糖化血红蛋白在8%以上,岁数较大的患者在9%以上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才开始明显增加。一次血糖升高别太在意。
6有时增加药量不一定降血糖,减少药量才能降血糖。
因为身体对降糖药物有反向调节作用,药量过大会促进升糖激素升高,反而会抵消降糖药物的作用,甚至完全抹平药物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减药后血糖就下降了。调整药物是个复杂的技术活,还是让医生指导为好。
7管住嘴、迈开腿是控制血糖的金科玉律。
管住嘴即:控制每日饮食的总热量,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持平,减少糖和脂肪的摄入,适量摄入蛋白质,限制饮酒和零食摄入。迈开腿即多运动,而且有氧运动、力量锻炼都要有。
重要的是,长期坚持,降糖效果更好。
8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必须的。
监测血糖不仅要测空腹,还需要测餐后2小时,为查找血糖高的原因还需要测睡前血糖和夜间3点的血糖。但血糖仪测的只是一个时刻的血糖,要知道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得如何,就需要加测糖化血红蛋白。
9治则达标,否则等于白治。
治疗糖尿病也需要严格要求自己,治则达标,否则就等于白治。如果不达标,就说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0糖尿病和长寿不冲突。
国外长寿的糖尿病病人有很多,咱国内也不少。据调查,我们国内1型糖尿病病史60年以上者不在少数,2型糖尿病病史40年以上者更是比比皆是,前提是他们都科学管理了糖尿病。
糖尿病病友对未来充满期待,方法得当,长寿是必须的。
以上部分来源:糖尿病之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