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班助力考前提分冲刺,能力升阶~)
血糖
血糖:血糖(GLU)指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消化后的葡萄糖由小肠进入血液,并被运输到机体中的各个细胞,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血糖指标:健康单胃动物禁食后血糖浓度为4~5.5mmol/L,反刍动物禁食后血糖浓度为3~4mmol/L。临床意义:(1)血糖升高:①血液糖浓度升高主要见于采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剧烈运动、严重或急性的应激;②含糖的液体静脉注射质量和常见的先天性糖尿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糖尿病,如胰腺破坏。(2)血糖降低:由于葡萄糖是大脑代谢的唯一能量来源,所以低血糖症状与脑缺氧相似,临床上表现衰弱、精神不振,有时出现惊厥、昏迷。这种疾病是高危的,所以快速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血糖降低可见以下原因:①胰岛素诱导的低血糖症:糖尿病患病动物过量使用胰岛素。②禁食后的低血糖症:可见于酮血症(牛)/妊娠毒血症(羊)。果糖胺:葡萄糖可与多种结构结合,包括蛋白质。果糖胺代表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的不可逆反应,尤其是白蛋白。临床意义:果糖胺升高表明存在持续的高血糖,由于犬猫白蛋白的半衰期是1~2周,故果糖胺反映了1~2周内的平均血清葡萄糖水平。缺点:患低蛋白血症的动物,其血清果糖胺水平可能会假性降低。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代表了葡萄糖结合血红蛋白的不可逆反应。临床意义:临糖基化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表明存在持续的高血糖。这个试验结果反映了一个红细胞生命周期(犬3~4月、猫2~3月)内的平均葡萄糖浓度。缺点:贫血的动物,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假性降低。血清胆固醇
定义:动物体内胆固醇来源有两种途径,即体内合成和从食物中吸收,主要是体内合成。肝脏是体内合成、贮存和供给胆固醇的主要器官。正常的血浆胆固醇浓度犬为7~8mmol/L,猫为4~5mmol/L。形成过程:胆固醇即可从消化道中吸收(肉类食物),也可在体内合成,它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可增加细胞膜结构的牢固性。过多的胆固醇排泄在胆汁中,一部分以胆汁酸和胆盐的形式存在,另一部分以未变化的胆固醇形式(可以被重吸收)存在。临床意义:①血清胆固醇升高:主要见于肝或胆管疾病、糖尿病、库兴氏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减退可使胆固醇浓度高达50mmol/L)②胆固醇降低: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例中,出现异常的低胆固醇常有报道,但这不具有诊断意义。血清甘油三酯
定义:血清甘油三脂是血酯的成分之一。在动物体当中甘油三酯处于动态平衡。脂肪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贮存。正常范围:正常的血浆甘油三酯浓度犬约为1mmol/L,马约为0.4mmol/L。临床意义:甘油三酯升高: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症、肾脏衰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马的高脂血症。胆汁酸
定义: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系统并通过再循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正常范围:正常的血浆胆汁酸浓度低于15μmol/L。临床意义:胆汁酸:分为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两大类,游离胆汁酸主要有胆酸、鹅胆酸和脱氧胆酸3种,它们由肝细胞产生。胆汁酸增高:血清胆汁酸含量增多见于胆管阻塞。血清钾
定义:钾是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很低。它与水的关系不如钠与水亲密,大多数血清钾紊乱是由于过量的丢失或排泄减少造成的,与脱水无关。正常范围:动物血清钾正常浓度为3.3~5.5mmol/L。临床意义:(1)血钾升高(高血钾)原因:①丢失低钾液体;②肾脏排钾能力丧失(急性肾衰);③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合成皮质醇过少,醛固酮的水平往往不足,导致机体排钾能力降低)PS(醛固酮作用是保钠,排钾);④保钾利尿剂的使用(如:安体舒通、醛固酮拮抗剂)⑤严重脱水的患病动物,这是由于肾血液灌注严重下降,引起排泄减少造成的。⑥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高钾血症。※治疗措施:①静脉注射葡萄糖,稀释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②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和葡萄糖进入细胞转变为糖原时,可将钾离子带入细胞;③如果机体没有碱中毒,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来降低钾离子。(2)血钾降低(低血钾症)①持续性高钾液体丢失、呕吐和腹泻是最典型的情况;②长期使用无钾液体治疗的患病动物,如葡萄糖盐水或等渗盐水;③排钾利尿剂的使用(速尿)。※治疗措施:①对于不呕吐的动物,最好采用口服方式来恢复低血钾症的动物血钾水平;②低钾性呕吐或腹泻的患病动物,需要静脉注射来补充,但输液时要慢。血清钠
定义:钠是一种与水最密切的电解质,大多数的紊乱都是原发的体液问题。正常范围:正常的血清钠含量为~mmpl/L。临床意义:(1)血钠升高(高钠血症):①丢失低钠液体时容易引起血钠升高,如呕吐、过度呼吸;②库兴氏综合症(醛固酮分泌增加);③食盐中毒(2)血钠降低(低钠血症):①主要发生于丢失高钠的液体,最常见的情况是肾衰,肾脏不能浓缩尿液,且快速流动的尿液也不利于在肾小管进行有效钠钾而引起高钠血症;②被低钠液体代替的情况,例如静脉注射葡萄糖;③阿狄森氏病(醛固酮分泌降低);血清氯
定义:氯与电解质的关系不密切,但可以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作为一个阴离子,它的浓度受其他主要阴离子(碳酸氢根)的浓度影响。①为了维持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平衡;②碳酸氢盐浓度降低的酸中毒动物中,氯离子浓度一般都相当高;③碳酸氢盐浓度升高的碱中毒动物中,氯离子浓度一般都非常低;正常范围:正常的血清氯浓度为~mmpl/L(猫可达mmpl/L)。临床意义:(1)血氯升高(高血氯症):常发生于酸中毒;(2)高氯减少(低氯血症):常见于碱中毒时,也常见与低钠血症有关的疾病。※治疗氯的紊乱,主要是纠正酸碱紊乱和钠的异常,而不是特异地纠正氯离子本身的浓度。血清钙
定义:钙在神经肌肉传导和肌肉收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一半的血浆钙是游离的,这是有活性的部分,另一半与白蛋白结合在一起,是无活性的。正常范围:正常动物的血清浓度为2~3mmol/L(马2.5~3.5mmol/L)临床意义:(1)高钙升高(高钙血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便秘、腹痛、肾功能障碍、心脏病等。①临床上过度使用葡萄糖酸钙治疗低钙血症;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血钙降低(低钙血症)这是最常见的钙的异常,可由几种原因引起。①低蛋白血症;②产后低血钙;③慢性肾衰,特别是犬、猫;④急性胰腺炎血清磷
定义:无机磷在许多代谢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像钙一样,它也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调控血磷水平。溶血会使得血磷浓度假性增高,年幼动物的血磷水平比成年动物的高。
正常范围:正常动物的血磷浓度为1~2.5mmol/L(但猪的要远远超过该值)
临床意义:
(1)血磷升高(高磷血症):
①慢性肾脏疾病(肾脏排泄磷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血磷浓度升高);
②溶血会使得血磷浓度假性增高;
③继发低钙血症引起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导致骨磷的释放,从而使高磷血症恶化。
(2)血磷降低(低磷血症):典型的低磷血症在兽医中称为“奶牛卧地不起症”。
肾功能检查的指标主要有尿素、肌酐、氨、尿酸、尿蛋白/肌酐比率等。
尿素
定义:尿素是机体在肝中形成的含氮代谢产物,是氨基酸代谢的终产物。尿素在肝中形成以后,就在血浆中被运送到肾脏,接着被排泄入尿。因此,血浆中的尿素浓度可受许多不同的因素影响。正常范围:正常动物的血清尿素浓度3~8mmol/L。临床意义:引起血浆尿素浓度升高的原因:(1)食物因素①食物中过多的蛋白质引起血浆尿素浓度升高;②食物中蛋白质质量低劣也会引起血浆尿素浓度升高;③碳水化合物的缺乏,食物中没有足够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蛋白质将作为能量被利用(在饥饿、脱水的病例中)引起尿素浓度升高;④食物中低水平的蛋白质会引起血浆尿素浓度减少。(2)尿素循环失败(高氨血症)①尿素循环的目的是把有毒的氨离子转化为利于排泄的无毒尿素分子;②尿素循环失败会引起氨在体内蓄积,同时血浆尿素浓度降低;③过量的氨会勇气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3)引起血浆尿素浓度升高的原因:①肾灌注不良(严重的脱水或心机能不全引起)②肾衰:诊断肾衰是测定血浆尿素浓度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小动物。PS:当尿素浓度只有轻度升高时(低20mmol/L),治疗的效果可能是很好的。当血浆尿素水平高于60mmol/L时,治愈希望很小(除非进行肾移植技术),建议进行安乐死。③尿道阻塞:由于尿道阻塞会对肾产生压力,引起血液中尿素含量升高,如果阻塞被排除,该现象通常是可逆的。④膀胱破裂:膀胱破裂可使血浆尿素浓度很快升高,如果及时用外科手术修复,这种情况是可逆的。引起血浆尿素浓度降低的原因:①尿素合成减少:如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吻合、低蛋白日粮等。②黄曲霉毒素中毒;③输液治疗以后尿酸
定义:尿酸是氮代谢的副产物,主要产自肝脏。尿酸通常被转运到肾脏与白蛋白结合。在多数哺乳动物,这种化合物通过肾小球,且大多数被肾小管细胞重吸收,继而转变为尿素囊,由尿排出。PS:大麦町犬,尿酸吸收入肝细胞的机制存在缺陷,从而导致尿囊素转化水平下降。因此,该品种尿中的排泄物是尿酸,而不是尿囊素。临床意义:尿酸是禽类氮代谢的主要终产物,尿中排泄的尿酸占总尿氮排泄量的60%~80%。血浆或血清尿酸的水平是评价鸟类肾功能的指标。肌酐
定义:肌酐像尿素一样,也是由肾排泄的一种氮的代谢产物,但它不是氨基酸的代谢产物,而是肌氨酸的代谢产物。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PS:血浆肌酐浓度的变化只与肌酐的排泄有关,也就是说,它更准确反映了肾的功能。正常范围:正常动物血浆肌酐浓度低于μmol/L。临床意义:①血浆肌酐浓度不受食物和任何可以影响肝和尿素循环因素的影响;②在疾病初期,它比尿素升高得更快,而好转时,也降低更快;③当出现肾前性的原因(心衰或脱水),它比尿素的变化更小。既然肌酐比尿素对肾衰更特异更敏感,为什么还要同时测定尿素呢?①肌酐在血浆样品中会变质,必须在当天进行分析。因此,从陈旧样品中测得的结果可能不准确。②有些物质容易干扰肌酐的检测,如胆红素可明显地降低肌酐的浓度,头孢菌素可明显增加肌酐的浓度。所以,存在这些物质干扰时,就应该检测尿素。③由于尿素受许多不同因素影响,故血浆尿素的测定也可以为患病动物提供比肌酐更多的信息。氨
定义:全血和血浆中的氨浓度都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采血结束后,尿素就开始分解为氨—这不足以影响尿素测定的准确性,但可以影响氨测定的准确性,因为只有一部分尿素被分解,却足以引起氨浓度明显的升高,使一个本来的血样出现高氨血症的假象。正常范围:大多数动物正常血浆氨浓度都低于60μmol/L。临床意义:氨为氨基酸/含氮物质代谢为尿素前一个阶段的物质。尿素循环衰竭会引起氨在血浆中蓄积,并出现血浆尿素浓度的降低。有3个原因可引起血氨升高:①先天性的尿素循环代谢缺陷;②先天性门静脉短路;③肝衰后期尿蛋白/肌酐比率
定义:肾脏蛋白尿的定量测定对于诊断肾脏病意义重大。尿中缺乏炎性细胞时,蛋白尿表明存在肾小球疾病。由于评估尿蛋白是非常繁琐的任务,也容易出错,因此运用数学方法与较尿样中蛋白和肌酐水平,则更为精确和易于理解。样本采集:①采集尿液时间:通常在10:00-14:00之间,采集5~10ml尿液,最好进行膀胱穿刺;②尿样应用4℃或20℃保存;③将尿样离心后,取上清液;临床意义:①对于健康犬,尿P/C1;②尿P/C在1~5之间,提示肾前性(高球蛋白血症、血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血症)或功能性(运动、发热、高血压)因素所致;③尿P/C5提示存在肾脏病。肝功能检查的指标主要有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胆汁酸以及血清中一系列酶等。总蛋白
定义:总蛋白是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是肝功能检查时的一项指标,主要检测肝功能代谢能力。正常范围:正常动物的总蛋白为60~80g/L,白蛋白为25~35g/L。临床意义:(1)总蛋白浓度的升高有3个主要的原因:①相对的水缺乏:也称为假性升高,常因脱水引起的,其范围不受脾收缩的影响,比PCV狭窄得多,这就更容易评估某一血样脱水的程度;②慢性和免疫介导性的疾病:如肝硬化、自身免疫介导性疾病,特别是猫传染性腹膜炎;③副蛋白血症:这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它与恶性的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通常是淋巴细胞)有关。(2)总蛋白或白蛋白浓度的降低:①相对的水过多:临床上水过多不常见,但可能是医源性的;②过多蛋白质丢失:肾蛋白丢失、肠蛋白丢失、出血、烧伤;③蛋白质合成的下降:食物中蛋白质的缺乏、吸收障碍、肝衰;胆红素
定义: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分解的副产物。它的初产物是不溶于水的(称为游离胆红素),在血浆中,通过与运输蛋白相结合,被转运到肝脏,然后与葡萄糖醛酸或其他物质结合,变成可溶的结合性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分泌入胆汁。结合胆红素及其相关的色素(主要是粪胆素)可使粪便呈特征的棕色。PS:直接胆红素指结合胆红素,而非结合(间接)胆红素是通过总胆红素减去直接胆红素计算出来的。正常范围:正常动物血浆胆红素的浓度低于5μmol/L,但马的正常浓度可高达50μmol/L。临床意义:(1)血浆胆红素浓度增加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①禁食后的高胆红素血症:马是唯一的容易出现该病的动物;②血管内溶血:严重的溶血时,超过机体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黄疸),但通常不会特别严重。③肝脏疾病:一般来说,在急性肝炎中,结合或排泄功能衰竭常常是暂时性,血浆胆红素浓度升高。④胆管阻塞性疾病:肝内性或肝后性的阻塞,肿瘤最为常见。血清酶
血清酶主要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犬和猫的肝细胞损伤特异性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临床意义:在犬和猫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肝细胞损伤特意酶,正常犬和猫血浆中丙氨基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低于U/L,在急性肝炎中可以升高到U/L。同时病犬、猫临床表现为尿色黄、皮肤及结膜黄染,触诊肝区疼痛,叩诊肝浊音区扩大。心肌损害的指标主要有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其中肌酸激酶是心肌损害的特定指标。肌酸激酶
定义:肌酸激酶(CK)可以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苷和二磷酸腺苷苷之间的可逆反应,有3种同工酶的形式MM、MB或BB。乳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的形式LDH1~5,LDH1与心肌和肾有关,LDH5与肝有关,其余与骨骼肌和肺有关。α-淀粉酶
定义:α-淀粉酶:α-淀粉酶与食物中纤维和糖原分解为麦芽糖有关,主要存在于胰腺中,通过肾脏排泄。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该疾病中,淀粉酶从细胞中漏出,开始消化自己的组织,出现急性腹痛和呕吐的症状,粪便中有少量未消化,色黄;触诊患病动物腹部异常敏感等。脂肪酶
定义:脂肪酶与食物中脂肪的分解有关,主要存在于胰腺中,其次为十二指肠和肝脏。脂肪酶通常与α-淀粉酶一起用于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且对该病特异性较强,受非特异因素影响小,在疾病早期持续增加的时间较长。临床意义: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主要见于胰脏疾病、肠阻塞、肝脏和肾脏疾病以及使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等药物时。小试牛刀
1.母犬,10岁,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血糖浓度为10mol/L。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年真题)A.肌苷B.干扰素C.胰岛素D.生理盐水E.25%葡萄糖2.腊肠母犬,8岁,4kg,病初食欲增加,饮水、排尿多,且地面尿湿处有蚂蚁聚集。血液生化检查最可能出现(年真题)A.血酮含量升高B.血酮含量降低C.血糖含量降低D.血糖含量升高E.血清尿素含量升高3.7岁雌性腊肠犬,体重肥胖,多饮、多尿、食欲增加,角膜浑浊。诊断该病,需首先检查的血液生化指标是(年真题)A.酮体B.糖原C.蛋白质D.胆固醇E.葡萄糖4.动物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中富含(年)A.蛋白质B.胆固醇C.不饱和脂肪酸D.卵磷脂E.甘油三酯5.奶牛,6岁,产犊后3周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凝视。呼出气体及尿液有烂苹果味,体温37.5℃,产奶量下降,迅速消瘦。血液学检查最可能降低的指标是(年真题)A.血清钠B.血清氯C.血清钾D.血糖E.血清总蛋白6.与血浆甘油三酯升高相关的疾病不包括()A.糖尿病B.甲状腺机能减退C.肾病综合症D.急性坏死胰腺炎E.肝病7.动物血清钾正常浓度为()A.3.3~5.5mmol/LB.5.5~7.5mmol/LC.l.3~3.2mmol/LD.5~7mmol/LE.7~9mmol/L8.发现血浆钾浓度升高时,首先考虑的是()A.甲亢B.库兴氏综合症C.阿狄森病D.甲状腺功能减退E.糖尿病9.促进钾进入细胞的方法是输葡萄糖,使用胰岛素,在无碱中毒的情况下,可以使用()A.NaHCO3B.氯化钠C.前列腺素D.地塞米松E.钙制剂10.在神经肌肉传导和肌肉收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A.K+B.Na+C.Ca2+D.Cl-E.Mg2+11.牛发生骨软骨病时,血清生化检测可能降低的指标是(年)A.镁B.铜C.无机磷D.钙E.碱性磷酸酶12.母牛倒地不起综合征通常不出现(年)A.低血钙症B.低血钾症C.低血钠症D.低血镁症E.低磷酸盐综合征13.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时病畜最可能出现(年)A.低钠血钠B.低钾血钠C.低钙血症D.低镁血症E.低磷血症(点击图片,命中率90%的考前定制题库来喽!)
(点击图片,执兽历年真题及剖析,史低促销价)
相关精彩:
《猫内科学(第7版)》热卖中
猫厌食的诊断与治疗
大咖授课
小动物骨科系列精品课程
学习上还遇到哪些问题?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内容:廖老师
排版:叶子
审核:鹏哥、廖老师
学兽医,上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