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并发症吗

前言

糖尿病是血糖升高的慢性疾病,但也会发生急性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起病急、病情严重,有可能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需要引起糖友们的高度重视并及早预防,当发生时要及时识别并及早就医。那我们今天就与广大糖友们聊一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各位糖友们有所帮助。

糖尿病

本期目录

0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02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常见诱发因素和临床表现是什么?

03

|如何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2.1哪些人容易发生DKA?

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的综合征,发病急,病情重,可能危及生命。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不能掉以轻心。

(图源:网络)

2.2哪些情况容易诱发DKA?

DKA的发生常常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迹可循的。熟悉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程度地避免DKA的发生。

(1)药物应用不当:不遵从医嘱,自行将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容易诱发DKA。

(2)急性感染:肺炎、急性胰腺炎、败血症等感染均可能诱发DKA。

(3)饮食不当:饮用大量含糖饮料,或食用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

应激:外伤、手术、麻醉、急性心肌梗塞、心衰、脑卒中、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精神创伤,妊娠与分娩等。

2.3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DKA?

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表现为多尿,口渴、多饮和乏力症状加重。一旦留意到异常,可以先自测血糖,有条件的可以查血酮或尿酮。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伴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大,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病情严重者出现严重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心跳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四肢发冷,晚期可出现昏迷。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当高度警惕,医院的急诊接受进一步诊疗。

2.4如何预防DKA?

(1)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一旦怀疑自己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较轻尚能进食者,可适当增加饮水量,继续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医院就诊;若症状较重者,医院就诊。

(2)遵医嘱规律、合理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不可随意减量甚至停药。

(3)避免诱发糖尿病酮症的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情绪,防止饥饿,预防脱水,若出现应激情况,应妥善控制血糖。

(4)经常在家中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尤其是遇到应激情况时,若血糖明显升高,尿酮体阳性,需要警惕DKA。

3.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

3.1哪些人容易发生?

HHS是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引起的以严重高血糖、显著升高的血浆渗透压和严重脱水为表现的综合征,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率极高。HHS大多数发生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不易察觉,生活中应当多留心观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既往没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也可能发生HHS,不能轻易排除。

(图源:网络)

3.2哪些情况容易诱发HHS?

(1)发生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应激事件容易诱发HHS。老年患者生活中遇到应激事件时,应该注意监测血糖。

(2)服用大量高糖饮料,不明情况时大量输入葡萄糖液,或采用含糖溶液的血液或腹膜透析也容易诱发HHS,应注意避免。

(3)大量服用噻嗪类利尿剂,脱水,因胃肠道疾病所致呕吐、腹泻及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摄入不足或失水过多,常常被忽视,应多加注意。

3.3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HHS?

起病比较隐匿、缓慢,有部分患者无糖尿病病史。早期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疲乏、无力或原有症状加重,多食不明显,甚至出现食欲下降。随着脱水加重,出现反应迟钝、淡漠、嗜睡、不认识人、说胡话、肢体活动障碍,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老年糖尿病患者没有原因地突然出现食欲下降或意识不清,需要怀疑是否发生了HHS,可检测指尖血糖,医院接收诊治。

3.4如何预防DKA?

(1)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一旦怀疑高血糖高渗状态,应医院就诊检查。

(2)定期自我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3)老年人口渴感减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取,鼓励多主动喝水。

(4)发生呕吐、腹泻、烧伤、严重感染等疾病时要保证供给足够的水分。

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不可怕。建议糖友们在平时生活中规律使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一旦觉察到自己可能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就医。希望所有糖友们都能与糖尿病和平相处,积极快乐地工作与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科普版)

作者介绍

余洁

医院内分泌科,级博士研究生,级临床博士后

指导老师

张化冰

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院博士后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流行病学组秘书长

中国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糖尿病学组委员

第六十二期

总第期

审阅:平凡李梅

编辑:何芳张茜

ENDIO|泌语协行

版权归属泌语协行所有,欢迎转发,如有需要提前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by/7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