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应做哪些检查多长时间做一

白癜风手术成果展 http://m.39.net/news/a_5778514.html

糖尿病早期干预可延缓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若到疾病后期才进行干预,往往医疗花费巨大,且治疗效果甚微,糖友在控糖过程中,为防止并发症发生,医院做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多长时间做一次筛查,做哪些筛查项目?

糖尿病并发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病程和高血糖,即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越高,则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和机率也越高。

糖尿病病程<5年者眼底病变患病率为38.0%~39.0%;

病程5~10年者眼底病变患病率为50.0%~56.7%;

病程>10年者眼底病变患病率增至69.0%~90.0%。

糖尿病诊断后,病程3年、10年、15年、20年、25年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累计患病率分别为3%、6%、10%、28%、56%。

由此可见,唯有防微杜渐,做到并发症的早筛、早治,方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基础。

(1)血糖控制

监测血糖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血糖即时水平,也是防治低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测血糖的频率和时间。每周至少4~7次的规律血糖监测。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血糖仍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2)血压控制

2型糖尿病患者每次随访均需监测血压。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除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外,需立即行药物治疗,以及时达到血压控制目标,无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90mmHg,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疾病或脑血管损伤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80mmHg。

(3)血脂控制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血脂检查。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根据评估疗效的需要可增加检查次数。在进行降脂药物治疗时,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首要目标。未合并冠心病患者的LDL-C<2.6mmol/L,合并冠心病患者的LDL-C<1.8mmol/L。若甘油三酯>5.7mmol/L,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

(4)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衡量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正常值为4.0%-6.0%。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是<7%。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使HbA1c<6.5%,可以更好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建议糖友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查时不必空腹。

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3个月血糖对应的关系如下

(5)尿糖、尿酮体检查:尿糖检查是评估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的一种依据。当体内胰岛素缺乏时,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只好分解脂肪作为燃料,分解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叫做酮体的酸性物质,从尿中排出即为尿酮。如果尿中检测到大量尿糖且检出尿酮,提示胰岛素严重缺乏,血糖控制差。每3个月做一次尿常规检测。

(6)眼底检查: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状况有关。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筛查频率

?初次筛查:2型糖尿病确诊时进行全面检查

?复查:每1~2年进行1次眼科检查;如已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至少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或威胁视力,考虑增加检查频次

筛查项目

?眼底镜

?眼底照相

(7)糖尿病肾病检查:约30%-40%的1型糖友,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友,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排外其它原因的持续尿微量白蛋白≥3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时即可诊断。

糖尿病肾病

筛查频率

?每年1次

筛查项目

?尿常规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血肌酐

(8)心脏检查: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每年做一次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如有不舒服,随时来院做检查。

(9)神经检查:60%-70%的糖尿病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四肢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有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检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筛查频率

?每年1次

?对糖尿病病程较长,或合并视网膜病变、肾病的患者,每3~6个月检查1次

?存在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并发症的患者应评估其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筛查项目

?踝反射

?针刺痛觉

?震动觉

?压力觉

?温度觉

(10)血管检查:糖尿病血管病变可累及全身大血管,下肢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每年做一次以下项目筛查:

①踝肱指数(ABI):是一项无创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分别测量脚踝和手臂的血压,并计算二者比值。正常值是0.9~1.3,比值在0.7~0.9为轻度;0.4~0.7为中度;小于0.4为重度。如果已经发生了足部损伤且趾肱指数小于或等于0.3,则应高度重视病情变化,积极治疗。

②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③CT血管成像(CTA)、介入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I)等各项检查方法,可用于辅助判断血管有无阻塞以及阻塞的程度。

(11)口腔检查:糖友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病最为常见,患病率可达30%左右。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牙槽骨萎缩,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因此,糖友不能忽视口腔检查。每半年要看一次口腔医生,检查口腔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by/7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