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什么一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对饮食控制依从性差的患者很难达到理想的代谢控制水平。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发生和加重。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非常重要,今天闫镛大夫为大家说一说糖尿病的饮食误区。

误区一、主食吃的越少越好

  米、面、杂粮等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胃肠消化后,以葡萄糖形式经小肠被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应严格控制主食摄入量。

  葡萄糖是人体理想的能量来源,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少,会造成体内能量不足,从而促使体内脂肪分解,导致酮体产生增多,严重者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若能量摄入长期不足,会使蛋白质长期分解代谢,可引起营养不良,患者日益消瘦、乏力、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继发各种感染。

贴心提醒

  主食既不可过量,也并非越少越好。一般的,每日主食摄入量,女性一般为-(4-5两),男性为-克(6-7两)。要因人而异,适度摄入,最好由专业营养师进行专业指导。

误区二、只吃素不吃荤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饮食疗法就是只能吃素,不能吃荤。

  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蛋白,含有氨基酸比例适合人体需要。而植物蛋白质(豆类除外)是不完全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营养是不全面的。动物性食品中的营养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又是一些维生素的丰富来源,因此应适当进食动物性食品。

  而多吃荤少吃素同样不科学。吃荤多势必造成蛋白质过高,随之带来的动物脂肪增多,不但使肾脏负担加重,也容易使总热量超标。

贴心提醒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营养。

误区三、少吃粮,多吃肉

  许多人认为得糖尿病了,应当少吃米面之类的食物,可以多吃些肉、蛋、豆腐等高蛋白的食物,既不会引起血糖升高,还可以补补身体。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肉、蛋、鱼及豆腐等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仍可转变为葡萄糖,因此多食也会升高血糖,只是比主食迟缓一些。

  此外,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导致糖尿病肾病提前到来。

贴心提醒

  平衡膳食最为重要。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0%-15%,相当于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0.8-1.2克,糖尿病肾病患者则应限制在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0.8克,晚期肾病患者则应更加严格。这样能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脏。

误区四、鱼及豆制品多多益善

  鱼及豆制品是有益人体的健康食品。既营养丰富,又不升高血糖,故有些糖尿病患者便餐餐吃豆腐,天天不离鱼,并认为鱼和豆腐多多益善。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30岁以后,人的肾功能就开始逐年下降,过多补充高蛋白,会加重肾脏负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若大量食用蛋白质,会造成体内含氮废物过多,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此外,大豆中含嘌呤较多,合并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也不宜多食。

贴心提醒

  即使是健康食品,也要注意适量。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不能盲目多吃,以免加重病情。

误区五、不限制植物油摄入

  有些患者虽注意主食与副食量的控制,但血糖仍控制不好,究其原因,在于每日食用油超标,致使每日摄入总热量过多。

  许多人知道动物油不宜多食,但对植物油的摄入确有所疏忽,认为多吃无妨。其实,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脂肪。脂肪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脂肪摄入量,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而影响血糖的控制。另外,长期过多摄入脂肪,也会使体重增加,导致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贴心提醒

  要从饮食的一点一滴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即使是植物油也应计算摄入量。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仅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赞赏

长按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格是多少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lcbx/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