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wzqsyl.com/bbzs/tsjs/<
原创湘雅三健康管理医院健康管理科
“你们这个体检报告写错了吧,我这空腹血糖明明是正常的,怎么说我可能得了糖尿病?你们可别撮我!”
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咨询门诊,时不时有受检者拿着体检报告“质问”健康医生。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肯定和糖尿病没什么关系。但真相却会让大家失望。数据显示,我国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只检查空腹血糖,将会导致近五成的糖尿病患者漏诊,所以千万不能陷入“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安然无忧”的误区。
很多以为自己和糖尿病很远的人,其实早就和糖尿病“亲密接触”了。糖尿病的三个阶段
糖尿病的发病呈进阶式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危人群,第二个阶段是糖尿病前期,第三个阶段才是糖尿病。
如果把糖尿病看成一次长跑,那么第一阶段就是您站上了长跑跑道;第二个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最能扭转局势的时段,如果能采取科学有力的病因性生活方式干预便可阻止进展为糖尿病,甚至部分人通过“逆转糖尿病体检”和检后治疗性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成功逆转或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当然,如果在第二阶段您没有察觉到或者放任不管,您极有可能不幸地跑到糖尿病终点。
谁是高危人群?
那么,怎么样算站上了跑道,进入第一阶段了呢?
下列糖尿病高危因素,只要“中招”一条,便需要高度警惕。
☆衰老(年龄≥40岁)
☆久坐不动生活方式,运动缺乏
☆暴饮暴食
☆超重(BMI≥24kg/m2);肥胖(BMI≥28kg/m2);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病史
☆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
(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有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或甘油三酯(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有冠心病或脑梗塞病史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史
☆长期服用药物(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
作为糖尿病的“后备军”,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糖尿病早期筛查。
“揪出”糖尿病,别忘了查这个指标
要预测未来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判断是否已进入糖尿病前期,最简单的是采血查血糖。相关检测有三个:
空腹血糖。空腹(至少8小时未进食)状态下采血测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吃饭后2小时采血测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查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但血糖易受饮食、运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它总“捉摸不定”。
临床上,有些人早期只有空腹血糖高,有的人早期只有餐后血糖高,而有的人空腹及餐后血糖值都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却升高。也就是说,不管查哪项,都存在漏诊可能性,所以,同时检测多个指标可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减少漏诊。
而专业医疗机构,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联合诊断。它是指通过口服标准量的葡萄糖后测定空腹及服糖后血中血糖来筛查糖尿病,是糖尿病的诊断“金标准”。
按照《中国II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判断标准如下:
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两种状态都属于糖尿病前期。由此可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