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健康知识微课堂预防糖尿病肾病关

北京酒渣鼻医院咨询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90068.html

李医生健康知识微课堂

预防糖尿病肾病关键字:早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控制血糖是基础,降压之治尤重要,

早期预防为前提,早诊早治是关键,

中医治疗优势显,健脾益肾当先行,

治疗肾衰重排毒,活血化瘀贯始终。

专家

解读

糖尿病肾病及其危害: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其肾病患病率也随年龄和病程而增加,病程小于5年,患病率为7%-10%;糖尿病病程在10~20年者,半数以上可发生肾功能不全,病程20-25年,患病率20%-35%,病程大于25年,患病率高达57%。约有5%~10%的患者由于糖尿病肾病而致尿毒症,目前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毒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临床糖尿病肾病分五期,I期和II期主要为功能性改变,可无任何症状,III期、IV期、V期可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改变。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概每5年一个台阶,且发病隐匿,发现时多已发生蛋白尿和/或肾功能不全,而治疗又缺乏有效的药物,如果不及早预防,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会夺去患者生命。故应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干预,以保护肾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怎样才能在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呢?

第一.定期查尿白蛋白和肾功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标志性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查,是发现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最实用手段。

1.初诊或确诊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或排泄率,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次异常,除外其他因素影响,则考虑糖尿病肾病,并在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2.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患病病程比较长的患者,每年至少要检测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

第二.注意眼底检查,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同属微血管病变,二者同时发病的几率很高。

第三.注意观察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1.腿肚老是抽筋:患糖尿病时间较长的人,如果出现腿抽筋或缺钙症状时,很可能是肾脏已经受到损害了。肾脏分泌一种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当肾功能减退时,这种激素减少可使钙的重吸收发生障碍,导致血钙降低,骨量减少,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这种由肾病引起的缺钙一般补钙无效。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以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2.血压居高不下:糖尿病人出现血压高后,联合使用几种降压药都无济于事,很可能是肾脏出现问题了。由于收缩血管的物质醛固酮是在肾脏产生的,所以当肾出现问题时,醛固酮的升高会使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而且这种情况也经常在肾衰竭患者身上发生。

3.颜面及下肢水肿: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则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呈持续进展状态。

4.胃不好伴贫血:慢性肾衰发生时,由于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产生任何补血药都难以纠正的贫血。同时肾衰以后,体内的毒素不能有效清除,可引起尿毒症性胃肠炎,表现为胃不好、恶心。因此,糖尿病人如果出现持续胃不好、贫血现象时,要做个肾功能检查。

5.糖尿病肾病常常与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同见,如有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疼痛、冷凉等,也应警惕糖尿病肾病。

总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经常测量血压,查肾功能、查眼底。如果尿中出现泡沫增多、腰酸痛、腰膝酸软、腿抽筋,水肿等临床症状要及时就医,警惕糖尿病肾病。

李医生简介

李丽萍,主任中医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名中医,保定市首届名中医,保定市第一批优秀市管专家,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保定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并发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胃肠功能紊乱等,及心脑血管病、代谢综合征、内科杂病如胃炎、头痛、失眠等。主研、参研科研项目十余项,完成专著3部、论文10余篇。荣获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等荣誉称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zd/7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