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共识附专家诊

导语

糖尿病肾脏病(DKD)已成为我国常见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但由于目前众多内科医师对于DKD认识不足,临床易出现DKD与其他肾脏疾病鉴别不清的情况。为规范我国DKD的筛查与诊断,我们从《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中整理出DKD临床诊断相关要点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广大内科医师提高对于DKD的认识。

糖尿病肾脏病(DKD)DKD系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DKD的临床诊断思路1明确是否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

CKD诊断依据(以下两项中,满足任意一项指标且持续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疾病):

①肾损伤标志(至少满足1条):a、白蛋白尿(AER≥30mg/24h;ACR≥3mg/mmol或30mg/g);b、尿沉渣异常;c、肾小管相关病变;d、组织学异常;e、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f、肾移植病史。

②GFR下降:GFR≤60ml?min^-1×(1.73m^2)^-1。

(注:GFR:肾小球滤过率;AER:尿白蛋白排泄率;AC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2能否肯定高血糖与CKD的因果关系需结合患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肾脏损害和肾脏功能下降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3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有利于DKD诊断。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具特异性。4是否存在非糖尿病肾脏病(non-DKD)

临床中出现如下任意情况时,需考虑non-DKD:

①病程较短(1型糖尿病10年)或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②GFR较低或下降过快;

③尿蛋白迅速增加或出现肾病综合征;

④顽固性高血压;

⑤出现活动性尿沉渣;

⑥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⑦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后2~3个月内GFR下降大于30%;

⑧肾脏超声发现异常。DKD的临床诊断依据

至少具备以下一条:

1、能够肯定高血糖与CKD的因果关系或高血糖为CKD的起始病因或排除了non-DKD。

2、已有病理学诊断的支持:对于已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患者,如存在糖尿病特征性的肾脏损害的病理学证据,DKD诊断可确立。

完整DKD临床诊断的建议鉴于糖尿病的肾脏损害累及全肾,我们建议完整的DKD诊断应该包括:DKD肾小球受累的分期、DKD肾小管受累的临床评估、肾脏形态评估、肾动脉评估四个方面。向肾脏专科转诊问题

DKD的首诊医师常为内分泌糖尿病医师,因此明确DKD转诊至肾脏专科接受管理和治疗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推荐将患者转诊至肾脏专科的时机为:

1、糖尿病患者诊断DKD证据不足或怀疑糖尿病患者合并non-DKD时;

2、尿蛋白迅速增加或出现肾病综合征;

3、患者出现明显CKD并发症,如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KD-MBD、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内分泌科糖尿病医师无法管理时;

4、疾病进入终末期,eGFR30ml?min^-1?(1.73m^2)^-1时。专家诊疗经验分享

临床接诊疑似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时须知:

1、诊断时注意糖尿病肾脏病与其他肾病的鉴别;

2、治疗中注意应让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压、血糖达到靶目标;

3、遇见糖尿病的患者,首先要警惕的是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肾脏病,要提醒患者尽早进行的尿白蛋白和尿常规的检查。其次要严密地监控患者所有的风险的指标,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尿酸、体重等。可以参考指南的治疗,但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进行调整;

4、糖尿病肾脏病发生率高,糖尿病患者复诊时要注意监测肾功。编辑:淡然华医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

赞赏

长按







































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zd/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