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Lulu
糖尿病“五驾马车”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家、糖尿病科普教育专社会活动家、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向红丁教授所倡导,已经成为糖尿病防治的公认理论基础。
向红丁教授(-)
向红丁教授把对糖尿病防治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五”,那就是:①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②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③监控糖尿病的五项达标。
“五个要点”,那就是“多学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服点儿”,这是对国际上公认预防糖尿病措施的概括。
多学点儿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
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吸烟喝酒等等。
勤动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形体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
放松点儿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服药点儿由于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有其他代谢紊乱的话,服点儿药,改善这些代谢紊乱,对预防糖尿病大有裨益。
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五个要点”,糖尿病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
糖尿病能不能根治?
作为糖尿病病人,渴望自己的病情能有办法根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像任何其他疾病一样,糖尿病早晚也有被根治的一天,其中基因治疗就是糖尿病的根治手段之一。1型糖尿病的基因比较局限,有人估计约13个基因较为重要,而且已经搞得比较清楚,因此用基因治疗而获得根治的希望比较大。有人甚至乐观地估计1型糖尿病的根治问题,可能在10年之内就会有所突破。而2型糖尿病的根治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根治糖尿病不是现在的事,到目前为止,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暂时就没有可能治愈了。
一切中、西药物、保健品、食品和其他糖尿病治疗手段,如果有人说现在就能根治糖尿病,那至少是夸大其词,有些还可能是巫医假药,糖尿病病人千万不要轻信谣传,随意终止正规治疗,以至贻误病情,甚至酿成大祸。
有些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很轻,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被治愈,如果放松治疗,糖尿病的表现就会卷土重来。
所以,糖尿病病人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长期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糖尿病监测,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使血糖始终控制在满意水平,这样就可以使病人享有与非糖尿病者一样的高质量生活和基本等同的寿命。
糖尿病治疗原则包括哪些?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有一个叫焦斯林的著名糖尿病专家就把糖尿病的治疗比作是驾驭一辆三匹马拉的战车,这三匹马分别是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当时还没有口服降糖药)和运动治疗,精辟地提出了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原则。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经验,我国学者向红丁教授又提出了糖尿病五架马车的治疗原则,这恰恰与年和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对糖尿病日提出的一个人耍五个小球的比喻不谋而合。
总的来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应该包括一下五条:①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②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③运动治疗,让病人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身体的健美;④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脂、降黏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维持全面正常的状态;⑤糖尿病的病情监测,使病人定期接受血、尿各项指标,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以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只要认真掌握好这五条原则,或者说驾驭好这五匹马,就能获得良好的糖尿病控制,避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怎样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原则基本相同,笔者把这个原则比喻为两句话,那就是“驾好五架车,做好五达标”。也就是说,通过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监测等综合治疗,使糖尿病病人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控制到满意范围,以避免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控制血糖的新“五驾马车”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理论,由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首次提出。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这“五匹马”,让无数的糖尿病患者从中获益。
如今,糖尿病远期并发症形势严峻,“五驾马车”也需要补充和发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邹大进教授,就基于经典理论,结合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总结出新“五驾马车”,即降压、调脂、抗血小板、减轻肥胖、控制血糖,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较于糖代谢正常人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和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更高。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全面评估危险因素、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也就是新“五驾马车”。
新“五驾马车”之一降压
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可使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更易发生和进展,使死亡率增加。
对这类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较以往宽松,并体现了个体化:
新“五驾马车”之二调脂
血脂紊乱是其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最大。
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LDL-C水平,从而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因大血管事件而死亡的风险。
那么,LDL-C应控制到什么水平?哪些患者需要应用他汀类药物?
新“五驾马车”之三抗血小板
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缓解糖尿病患者的高凝血状态,从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呢?
新“五驾马车”之四减轻体重
对于体重管理,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是一项重要指标。
在糖尿病患者中,BMI与死亡率存在着U型关系。BMI在22~24.9这个范围内较为理想;BMI<22或BMI≥25时,死亡率均升高。《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BMI<24。
偏瘦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分别选择具有增加或减轻体重的降糖药或胰岛素,来达到这一指标。
新“五驾马车”之五控制血糖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取决于血糖控制的好坏。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对血糖管理也提出了个体化的目标:
总结: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Lulu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