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最易伤脾胃,国医大师的三大调脾法,健

“神奇”名医

他出身三代中医世家,专攻脾胃、兼擅各科,他通过中医从整体着手、辨证论治的诊疗思想,用一个方子加减化裁,治好了六种慢病集一身的患者。这位“神奇”的名医就是柴瑞霭柴老。这种可以同时引发六种疾病的病根又是什么呢?

病例

这位患者就是谢阿姨,谢阿姨今年54岁,血管神经性头疼有30年的历史了,一星期大概有5天以上会头疼,而且不定期发作,出现妇科的血性分泌物也有二十多年,还有甲状腺结节、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湿疹,反复求医效果不理想,原来是没有找准病根!经过一位老中医一年的调理,这么多的病基本都好了。

这种病根正是这个季节最为常见、发病人群也最多的一大病因——脾胃问题。脾胃者,仓廪之官,脾胃是后天之本,把吃进去的食物运化成水谷精微,滋养五脏六腑,脾有“三字箴言”即升、燥、运。

01升脾法

脾最大的生理特点是主升,第一是升清,第二是托举,维系五脏六腑在体内的位置。临床常见的腹部的坠胀、胃下垂、肛门坠涨、子宫下垂都是因为脾气下陷,失去了“升”的功能。

升脾法适用患者

升脾法主要用于脾气虚,尤其是脾气下陷的患者,有大便溏薄、气坠腰腹、舌淡、苔薄白、懒言气短、四肢乏力、纳运不健、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人。

柴氏升脾饮

生白术6—9克: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

西洋参3—6克:性凉,补气补脾、滋阴益气

炒谷芽6—9克:健脾益气、化湿和胃

荷叶6—9克:升脾气,清热解暑

如果您需要长期调理,请在此基础上咨询医生后使用。

养生保健粥方

粳米适量

荷叶(干荷叶用5—10克,鲜荷叶用半片)

平时煮粥的方法即可。

主要针对需要升脾气的人群。

02温脾法

温脾法有两种,温运脾阳和温化脾湿,人出现脾湿就会生病,需要温中化湿。脾除了运化水谷精微还运化水湿,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差,就会产生内湿,出现湿邪的症状。

温脾法适用患者

针对脾胃虚寒的人群,柴老同样给出了柴氏温脾饮来帮助温煦脾胃。有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质淡白、有齿痕、脉象虚软等症状的人适合用温脾法调理。

柴氏温脾饮

土炒白术6—9克:温脾、健脾

砂仁3克:温胃、宽胃、醒胃、醒脾温脾

太子参6—9克:性温,益脾补气、固阳

炒谷芽9克:醒胃

健脾益气、温中宽胃。

一人一方,具体克数请您咨询医生后酌情加减。

日常温脾粥方

小米、大枣

小米和大枣共同熬粥。小米熬的时间要久,要熬出米汁(粥油)。

脾胃实热、痰湿比较重的人尽量不要吃大枣。

“小米熬粥赛人参”,小米粥的粥油的健脾养脾、养胃的作用非常好,不亚于人参,尤其适合体质比较虚,身体比较瘦,脾胃比较弱,动不动就拉肚子,动不动就累,经常气喘的人。

人参属于药,吃多了会补的过壅过热,小米粥很温和,可以常吃,在小米粥里放三两个枣对养胃补脾有好处。

健胃消食小妙招

脾胃弱,又吃了比较多的难消化的东西,出现脾虚胃滞,可以先用生枣开胃,吃20到30个,肠鸣排两次大便,开胃后再吃蒸熟后的同一种枣,起补脾的作用。

此方法请询问医生后再使用,切勿自行使用!

枣虽然能健脾补胃,但是吃的量不能大,专家建议一天早上吃两个。枣适合脾虚、气虚、胃弱的人,如果有湿重、痰湿的人最好不要吃。

03养脾法

养脾法适用患者

针对脾阴不足的人群,有体乏消瘦、纳少乏力、脉弱细数、舌红苔少、不想进食、口干口疮、大便干燥等症状的人适合用养脾法调理。

柴氏养脾汤

生白术6—9克:微苦,健脾益气

炒山药15—30克:甘平,健脾养阴

党参6—9克:甘平

枣金散6克:鸡内金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快胃止遗溺

如果您想长期调理,请在此基础上咨询医生后使用。

枣金散

枣:补脾,健脾养胃,和胃

鸡内金:消食开胃,醒脾宽胃

红枣克,去核,焙干,磨成细粉,炒鸡内金50克,磨成细粉,两者混匀,每日2—3次,每次6—9克,一般一个月就能恢复。

老年人和小孩量还可以小一点,适合日常生活用,脾胃功能恢复之后就停,别过量。

专家出诊信息

柴瑞霭

医院明医馆

周二上午和晚间特需门诊

吴兵

医院脾胃科

周一三四全天、周二上午普通门诊

备注:因不可抗力造成门诊时间,地点,费用、出诊类型的改变,以医院当日公布信息为准。

“近期热门文章

1、变傻可能因为大脑“饥饿”,简单手指操,改善记忆力,促进脑功能恢复!

2、总做这三件事,患肠癌的几率增大!这些便宜又养肠食物别错过~

3、血压降不下来?调药换药不是办法,降压药这样吃,效果看得到!

4、这三个动作容易“废掉”骨头!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本文(视频)系北京卫视养生堂独家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您阅读此文

觉得文章不错







































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医院名医齐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zd/2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