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糖尿病病程超过3年以上,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肾阳虚!
什么是肾阳虚糖尿病呢?就是糖尿病日久以后,伤及肾阳,使得全身出现肾阳虚的症候了。
也许你会问,糖尿病,不是一个燥病吗?阴虚内热,才是基本的病因病机。怎么还和肾阳虚有关系呢?
下面就通过一个门诊案例告诉大家:
这位患者从30多岁的时候,就确诊糖尿病了,是一个“老糖友”。
得病十几年以来,他也按时用药,注意饮食,但是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
最近几个月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忽然之间就瘦下来了,而且尿液频多,整个人畏寒怕冷,爱冒汗。家人担心病情加重,便前来就医。
刻诊:见患者脉沉细,舌淡,少津。
细问得知,患者最近食欲降低、便溏、畏寒肢冷,常常无缘无故冒冷汗。晚上睡眠治疗差,要起夜好几次,短短一个半的时间体重下降了20斤。
调理的话应当以温补肾阳的方法。
根据辨证,再三斟酌后给出了一个方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肉桂、附子等几味中药。
这里头:
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滋补肾阴肾精。泽泻、茯苓、丹皮,负责泄浊,使得坏东西被掏出来,好东西才能补进去。肉桂和附子,则是在滋补肾阴肾精的基础上,来温阳补火。
这就好比给油灯加满了油,再点上火一样,这灯就可以长时间明亮起来了。
这个调理思路主要来源于《金匮要略》。张仲景在书中提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肾气丸主之。”这一古代医理启发了我们应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方子随简单,但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大夫辩证下使用,切勿擅自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