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慢性并发症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患者问:我该如何预防发生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呢?

在糖尿病患者中,如何预防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可能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并积极治疗,及早干预,争取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尽可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第二:积极治疗已经诊断了的糖尿病,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使体重、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代谢指标尽可能全面达标,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烟酒,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主动脉、冠状动脉、脑血管疾病及下肢动脉疾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会增加4~6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即使轻微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也会有显著上升。

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生率明显增高,致糖尿病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起病早,病情发展较快。

有临床证据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大血管疾病发生比率,降低其导致的死亡风险,但是对于那些病程较长、年龄偏大、伴有多个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已经发生过多次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效果并不理想。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防,需要全面评估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风险因素,尽早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并进行适当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并发症(CKD)。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尿酸等。治疗强调以降糖和降压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规律随访和适时转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的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当进行至少1次与肾脏病变有关的体检,包括血肌酐、血尿酸、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及其他一些可能的非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可有效节约医疗费用并切实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处于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吸烟、酗酒、缺乏及时的眼底筛查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以后者多见。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等因素相关,病程达10年以上者,易出现明显的神经病变临床表现。良好的代谢指标控制,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管理,可以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

总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的主要方法就是全面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多种代谢性危险因素,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按时全面积极的复查,配合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l/7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