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美课堂门航宇糖尿病并发症早预防l

新朋友点“白衣之恋”蓝字   血糖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就是血管与神经的损害,我们必须了解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这些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表现?

常规检查项目

  1.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因血糖控制不佳而加重,终至失明。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视网膜微循环内微血管病变伴微血栓形成,损害了正常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引起视网膜屏障崩解。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决于: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另外,1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且严重,2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要晚一些。

  1.2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病人发生白内障的机会较普通人多,病情也较普通人重。主要原因是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加重了晶状体混浊的速度。白内障的症状有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阅读或做针线活时感觉眼睛非常吃力,甚至无法做下去,总感觉眼前有一层雾,总想揉揉眼会看得更清楚,但又没有多大帮助,总感觉阳光、灯光耀眼,尤其是夜晚迎面而来的汽车的灯光,瞳孔(俗称黑眼珠)颜色由黑色变为灰色。

1.3糖尿病性青光眼

糖尿病可引起前房角小梁网硬化,房水外流不畅,眼压升高而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眼部血流灌注减少,引起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而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高血糖状态下晶体发生肿胀,导致前房角关闭,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重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终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青光眼。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青光眼发生率为12.6%,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

眼病的症状有哪些:

1、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2、视物有闪光感。

3、糖尿病眼病患者会出现视野缺失的现象,看到的事物的范围也不再想以前那么大了。

4、视物不清,如隔云烟。

5、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6、看东西出现重影。

7、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眼病患者会出现上脸开始下垂的情况,而且眼睛运动会出现障碍。

检查项目:眼底镜

家中自检:一旦有眼部自觉症状,往往已经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所以建议应在半年至一年检察一次眼底,糖尿病主要损害视网膜的微小血管。早期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所以眼底检察就可以看出微血管的变化。

  2.糖尿病性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微克/分钟,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贫血和其它症状。

检查项目:首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如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随意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有时还可检查肌酐清除率和血清生化(包括尿素氮、肌酐、电解质等)。根据自己是否存在高危,可每半年或一年查一次,如果已经有阳性指标三到四个月检查。

家中自检:注意浮肿、尿量减少等情况。

  3.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及伤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原因是长期的高血糖对神经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和长期的高血糖损伤了神经细胞的供血血管。根据影响的部位不同,糖床病神经病变可分为:1.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

神经损害症状: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至晚期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自发性疼痛,夜间更重,有时让你彻夜难眠;失去知觉样麻木,走路时双脚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感觉异常,如烧灼感、不能区分冷热或对冷热过度敏感、对疼痛不敏感或过度敏感、有“蚂蚁爬过”的感觉等;常有手脚发冷或发热的感觉;出汗异常,半身出汗包括上身出汗或下身出汗、吃饭时出汗等;膀胱功能异常,患者不能控制小便;消化道异常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恶心、呕吐,呕吐物有酸臭味;直立性低血压,当由坐位突然站立时,有头晕、眼前发黑的感觉,严重者甚至晕倒;性功能异常,男性和女件都可出现性功能减退,在男性甚至有阳萎。

检查项目:神经肌电图

家中自查:平时应注意自己有无四肢麻木、感觉异常。

  4.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病人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心肌及神经纤维病变。

主要表现有静息时心率大于90次/分,或心率快而固定,不受各种反射影响;不典型心绞痛;无痛性心肌梗死;直立性低血压;猝死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

检查项目: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心脏超声、心肌同位素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可根据具体情况选作。

家中自查:有无胸痛、心慌、胸闷等症状,一般初期症状很隐性,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5.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持续高血糖导致动脉狭窄,导致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多种诱发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由于未及时治疗造成肢端坏疽。

主要表现有下肢及足部皮肤无汗、粗裂;手足麻木、刺痛、烧灼痛或感觉丧失;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皮色变暗;间歇性跛行;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

检查项目:糖尿病足神经筛查与踝肱比

家中自查:每天检查双足一次,观察有无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感觉变化,有无破损和感染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医院检查。

以上是对常见的一些重大器官的损害,也有其他的损害,专科医务人员经常强调的,高血糖本身是不危害生命的,但是其引发的并发症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控制血糖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并发症的控制与早期干预是广大糖友必须重视的。

6.大血管病变

检查项目:血管B超,检测颈部与下肢B超是对大血管病变的一个排查。

家中自检:一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流利、走路后下肢疼痛加重等异常。若发现异常,医院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以上的并发症并非一定有症状,一般情况下都没有什么自发症状,一般有症状时,情况都是比较重,定期检查是必要的,一旦有症状都是无法逆转。

其他相关检查

骨密度:可发现骨质疏松与破坏、骨髓炎及骨关节病变等,一般作为常规检查。

肺部检查:结核发病目前有增高的趋势,一旦可疑的低热应检查肺部

以上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需要检查的项目,也不是每项都要检查的,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或医嘱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年一到两次比较全面的相关检查,如果已经确诊有相应的病变则增加为每季度或半年一次,不同并发症的监测也有不同的要求可遵医嘱进行。

医院糖尿病宣教室诊室!每周一到周五上午,个体咨询。每周二、四下午2:30~3:30,门诊三楼健康宣教中心,小组教育课程,糖尿病宣教室呼吁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l/7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