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超过7mmolL,就是糖尿病就要终身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屋王医生。

最近在上门诊的时候发现,依然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空腹血糖超过7mmol/L就是糖尿病了?自己血糖就高一点点,就是糖尿病了?

那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临床上常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也是典型糖尿病症状。当血糖浓度超过8.96~10.08mmol/L时,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这也是糖尿病的由来。而且,临床上有医院就诊,测空腹血糖可达20.0mmol/L以上。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际临床指南,符合下面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第一,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第二,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第三,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OGTT试验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第四,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

注意:测血糖为静脉血,不是手指末梢血。同时,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

在此说明一下,正常人体内是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一直循环着低水平的胰岛素,当血糖水平过高时,胰岛素水平达到峰值,并向肝脏发出信号,吸收葡萄糖并转化为糖原。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胰高血糖素则向肝脏发出信号,将糖原转化回葡萄糖,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简而言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维持体内血糖稳态,胰高血糖素主要与肝脏相互作用以升高血糖水平,而胰岛素通过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水平。

当机体摄入过多的葡萄糖且未能及时转化时,体内的血糖就会维持在高水平,相应地,当机体摄入葡萄糖不足时,体内的血糖水平就会降低出现低血糖,导致昏厥、头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临床上,多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不均衡饮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血糖水平可能出现飙升或骤降。

值得说明一下,当空腹血糖超过7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时,表明此时体内的血糖调节系统已经失衡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则可能出现严重高血糖或低血糖。

那么,确诊糖尿病后,是不是就得终身服药,或者是注射胰岛素了?

糖尿病初期是可以不需要吃药的,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血糖也可以控制良好,如控制体重,加强运动,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戒烟等。

那么,血糖控制的理想范围是多少?

第一,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是比较好的,血管与代谢水平也是比较好的,所以血糖标准也需要更加严格一些。正常情况下,青少年的空腹血糖值应该控制在4.4~6.1mmol/L之间。第二,对于60-7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言,身体的抵抗能力和适应性都存在着一定的下降,所以,对血糖的控制标准也应该适当地提高一些才可以。但若是还没有存在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严格一些空腹血糖标准,一般需要控制在6.1~7.0mmol/L之间,餐后血糖水平要控制在8.0~10.0mmol/L之间,而糖化血红蛋白一般都需要小于7%。第三,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容易伴随某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对于血糖的控制标准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放宽才可以,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标准应该处于7.0~9.0mmol/L之间,餐后血糖标准需要处于8.0~11.0mmol/L之间,而糖化血红蛋白需要低于8%。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血红蛋白的控制,建议控制在小于7%,而年龄比较轻、病程比较短、没有什么相关的并发症或合并症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没有低血糖或其他的不良反应,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控制在6.5%。而对于年龄比较大、病程比较长、有过严重的低血糖病史或有严重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甚至控制在7.5%~8.0%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

好了,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我是心血馆屋王医生,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l/10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