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指血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以及脂肪、蛋白质的转化,临床可以通过血糖含量来判断人体机能以及健康状况。
血糖是用来诊断和判别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的是静脉血浆葡萄糖。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急剧上升,据最新流调数据显示,依据糖尿病的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
虽然糖尿病本身不属于严重的疾病,但是它却会引起诸多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甚至会诱发尿毒症,这才是最可怕的。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尤其是对于高血糖患者而言,平时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值,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
当血糖升高时,人体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
经常口渴
当血糖超标之后,特别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即便是大量的喝水也难以缓解,主要就是因为血糖超标之后体内的糖分快速地被吸收,从而导致经常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
浑身乏力
身体没力气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如果一整天身体都感觉疲劳没精神,下半身、腰部膝盖、两个小腿特别没力气,那就要注意了,可能是高血糖。
肚子上肉多
对于很多肚子上肉多,甚至有“将军肚”和“啤酒肚”的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查一查血糖是否正常,因为很多情况下,这种人实际上就是“腹型肥胖”。
而腹型肥胖又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原因。所以,建议广大的有“啤酒肚”和“将军肚”的朋友们,一定注意检查一下自己的血糖(糖耐量试验)。
皮肤瘙痒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没有出现皮肤病的人群来说,如果一段时间内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也要格外的警惕,小心自己的血糖升高了。
殊不知,当人们的血糖升高的情况下,容易使人们的皮肤代谢出现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自己的皮肤出现瘙痒感,所医院检查。
血糖新标准已公布,不是3.9~6.1,是这个范围,或许你血糖不算高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更新了空腹血糖标准,之前的标准是3.9到6.1毫摩每升,低于3.9是低血糖,高于6.1是血糖异常,那现在更新的指标是什么呢?
最新的血糖标准是4.4毫摩尔每升到7.1毫摩每升,同时进行三个年龄段的划分。
青少年人群(12~20岁)
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应该保持在4.4—6.1mmol/L之间,餐后血糖值不高于8.0mmol/L。
青少年处于生长期,身体代谢旺盛,对血糖的需求、消耗量比较大,所以血糖正常值的标准比较严格。
成年人(20~45岁)
成年人空腹血糖值在在6.1~7.0这个范围内,也属于正常血糖范围,日常生活中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多喝水保持规律的运动,提高身体的自身新城代谢就无需过分的控糖。
中老年人(45岁以上)
中老年人45岁以上,身体机能出现下降,内分泌出现异常,数值和青少年以及中年人群相差较大,老年人可以把血糖控制在9.0mmol/L已经很好,属于正常范围。
如何控制好血糖水平?
适当的运动
它与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肥胖,肥胖与代谢异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稳定血脂血糖,必须从控制体重开始,科学适当的运动是不错的选择。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每周运动3~4次,每次45分钟以上,可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加速血脂、血糖转换。
增加维C摄入
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含量,能防止动脉血管壁被破坏,减少斑块堆积和心脏病,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多喝水保持水分降血糖
降低血糖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保持体内水分。人体脱水时,抗利尿激素会使肝脏内的肝糖转换为血糖,肾脏则会试图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血糖,过程中你会进一步失去水分,故而,经常喝水可以降低血糖水平,降低罹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血糖升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诱发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