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羡慕那些过重阳节能插一把茱萸的小年轻们

很羡慕具有那种风俗的家乡:重阳节,一群年轻人——当然是意气相投的,每人都折一枝吴茱萸插在身上,或戴上装有吴茱萸种子的香囊,登上最高的地方,寥廓的秋空下,饮着菊花酒,作诗,说笑,看着漫山遍野的吴茱萸于翠叶之中捧出一簇簇鲜红的种子,像盛开的花朵。

据说,这样就可以驱邪,可以安康。所有的父母都不会阻拦子女,都可以名正言顺去玩儿了。

就像寒食节的踏青,像狂欢节的舞蹈。在这遍插茱萸的日子,是玩,是疯,青春里的记忆,都裹在重阳节浓浓的茱萸香里。

所以,远离故土,17岁的王维才会心痛地感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以理解,他怀念的不仅仅是家乡,还有那一场重阳节的欢快和浪漫。

吴茱萸,生在古老的江浙吴地,茱意为朱,因为果实为红色;萸乃臾,指吴茱萸像江南的女子,身材瘦小。但是吴茱萸四季长青,香椿树一般的叶子厚实光泽,经冬而不凋零,散发着馨香的气味。

春天,开出一簇簇白色的花朵,像丁香一样愁肠百结的模样,就连结出的果子也是紧紧握住的,一朵朵,像剥了皮的橘瓣儿,一直挂到秋天,青涩的果子变得红通通的诱人。

不知是谁先偷尝了禁果,竞发现可以止痛,止泻,于是拿来入药。当然不可能是神农氏,这个出生在烈山某个石洞里的异人,他说尝到的不是吴茱萸,而是山茱萸。

每一爿(pan,二声)中药铺里,只要稍加留意就会看到抽屉上的“吴茱萸”三个字,触目时也许会感到无比亲切,因为它太像人的名字了,一个吴姓的男子。传说它本因生在吴国而姓吴,这是多么有人情味儿的一味药,寻思它应该是性情温暖而热烈的才是。

而其实,吴茱萸的药性不仅是温热,而是大热,有燥烈之性,偏攻于虚寒呕吐,所以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避邪气、御初寒之物。

在那些古老的村子里,一年四季,总有些人会胃痛,腹痛,呕吐,头痛,或感冒风寒什么的,略识药性的人们只要去山间摘几枝种子,加上几片生姜,回到家熬出浓浓的吴茱萸汤来,便可药到病除,简单而效捷。

吴茱萸产于江南,江南多才子,大概就是因为这些有灵性的山水草木吧。还有那些美好的节日:春天的寒食节,夏天的龙舟节,秋天的重阳节。无论是结伴踏青,平湖泛舟,还是登高怀远,山花满头,无不让文人墨客诗情无限,才会有“踏花归来马蹄香”,“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佳句。

至少,没有漫山遍野那些红红的吴茱萸,就没有重阳节的登高习俗,也就没有游子对重阳节的那份怀想和渴盼。

中药袋一:吴茱萸直解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用甘草汤制过应用。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寒凝疼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

煎服,1.5~4.5克。外用适量。

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中药处方一:单验方选

1.鹅口疮: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糊状,敷于患儿双侧涌泉穴,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后取下,敷1次即有效。吴茱萸15克研末,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穴,连敷3天。

2.鼻出血:吴茱萸10~20克研粉,加水凋成糊状,每晚分别敷于两足涌泉穴,次日晨揭去,7天为1个疗程,血止后仍继续1个疗程。

3.结肠炎久泻、婴幼儿腹泻、慢性结肠炎:吴茱萸29克,硫黄19克、冰片少许共为细末,陈醋调匀敷脐,外以察香中药膏封贴,每天1次,7天为1疗程。忌生冷食物。婴儿秋季腹泻:吴茱萸粉末0.5~1克(干面或醋调均可),外敷脐部,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天1次,3天为1疗程。

4.高血压病:用吴茱萸研细末,每次15~30克,用醋或生理盐水调敷双侧涌泉穴,纱布包裹,睡前外敷,次日取下。

5.慢性前列腺炎:吴茱萸60克研末,用酒、醋各半调制成糊状外敷于中极、会阴2穴,局部用胶布固定,每天1次。

6.癫痫:吴茱萸研细末加冰片少许,取生面粉适量,外用胶布固定。癫痛大发作者贴敷神阙穴;小发作者贴敷脾俞穴;精神运动性发作贴敷肝俞穴;其他混合发作型以贴神阙穴为主。另可任选肝脾经穴之一。隔天1次,每次12小时(从晚8小时至早8小时为佳),1个月为l疗程,需治疗12~16个疗程。

7.附睾肿大:吴茱萸克放锅内,用文火炒至灰白色或白时放冷后,研末。每次取30克,加黄酒、蜂蜜各半调成膏状,分别摊于中极和双涌泉穴,约0.5厘米厚,上敷塑料薄膜,以胶布固定,隔天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8.阳痿:巴戟天30克,吴茱萸40克,细辛10克共研细末。加温水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晨起取下,治疗期间忌房事,

9.神经性皮炎:吴茱萸10克,研末,过目筛,加药用凡士林90克,制成软膏,取软膏适量,每天2次涂于患处,涂药后按摩局部片刻,每24小时更换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10.颈肩痛:吴茱萸细粉加黄酒拌匀,放锅内炒热,取药糊趁热摊于数块清洁布上,分别贴大椎、大杼、肩髑、肩井、后溪穴上,冷后再换,再将黑豆、川芎共研细末,用醋调糊,摊于黑布上。每晚敷患处,次晨洗掉,7天为1个疗程。

11.麻痹性肠梗阻:吴茱萸10克研末,淡盐水调成糊状,摊于2层方纱布上,将四边折起约5厘米,敷于脐部。胶布固定,每12小时1次。

12.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吴茱萸末2克,取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晚贴晨取,疗效佳,而且复发率低。

(苗明三主编.本草外用.人民军医出版社,.01.)

中药袋二:山茱萸直解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成熟果肉。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秋末冬初采收。用文火烘焙或置沸水中略烫,及时挤出果核。晒干或烘干用。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月经过多;大汗不止,体虚欲脱;消渴证。

煎服,5~10克,急救固脱20~30克。

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涩者,不宜应用。

中药处方二:单验方选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山茱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服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不拘时,日1剂。

(赵进喜,庞博编著.糖尿病养生保健金典.中国纺织出版社,.08.)

2.复发性口疮:将干山茱萸克碾碎为末,装瓶备用。于每晚睡前取药末10克,然后倒入陈醋搅拌均匀至糊状,将药糊分别放在2块3厘米见方的干净纱布中央,然后敷于双足涌泉穴,次日晨起取下洗净。10日为1个疗程,连敷4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间隔10日,再继续另1个疗程。

(吕宁,王艳娥,薛桂敏主编.中草药家庭用典:单方独味治百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04.)

3.肝病食疗,扶正祛邪,护肝补肝:猪肝克,生姜2片,枸杞子15克,山茱萸10克,黄芪30克,莪术8克。将药材浸泡,洗净;猪肝稍浸泡,洗净,切块状;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适量盐便可。可供3~4人用。

(佘自强著.百病食疗佘药师之病症对症广东汤谱.广州出版社,.06.)

END

本文由我刊征稿发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能代表本刊观点。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d/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