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胰岛素问世一百年之际,包括GLP-1RA、胰岛素在内的新药物将给糖尿病领域带来哪些变革?近年来糖尿病领域有哪些新指南、新药物、新进展?9月4日,众多内分泌领域专家共聚于第十三届诺和诺德糖尿病临床论坛(图1),医院朱大龙教授、医院母义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看多位大咖的碰撞将带来什么样的火花?图1会上,内分泌专家多地连线
新指南解读,与时俱进改进血糖管理策略
医院郭立新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医院苏青教授分别解读《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年版)》[1]和最新版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以下简称《CDS指南》)[2]。郭立新教授指出,中国最新流调显示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达30.2%[3],患病人数位全球首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风险急剧上升,具有一定特殊性,为了改善其诊治现状,首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中国指南因此出台。此指南强调结合老年患者全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个人史、伴发症、并发症等进行危险分层,权衡“获益风险比”,给予个体化管理,优选“去强化简约治疗”方案,通过全方面、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临床结局。苏青教授分享了《CDS指南》的更新要点,包括以下几项:①更新最新糖尿病患病率数据为11.2%。②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根据年龄、病程、并发症及合并症等主客观因素,采取个体化的HbA1c控制目标。②根据心血管结局试验(CVOT)的结果,提出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并随之调整糖尿病治疗路径,新增注射技术和胰岛素泵章节。③更新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环节。④将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