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糖尿病人猝死的一大诱因很多人都易

308仪器 http://pf.39.net/bdfyy/jdsb/180423/6185656.html

糖是人体重要的功能物质,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一旦体内糖类物质过少,身体就会呈现出各种异常反应。比如,运动的时候,突然晕倒;吃完降糖药没有及时吃饭,就会全身冒虚汗等。

而我们的大脑代谢极其旺盛,对低血糖的感知更加敏锐。血糖浓度一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及中枢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尤其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能是致命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高血糖对心脏的损害就相当于患者得过一次心梗,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跟心梗患者再次复发的风险差不多。

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凶险,可诱发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甚至心脏骤停,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夜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对这类患者的血糖控制要相对宽松,尽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最好在睡前适当加餐,尽量避免选择降糖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另外,应加强夜间的血糖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夜间低血糖。

低血糖都有哪些症状呢?什么样的才算低血糖呢?

对于正常人来说,空腹血糖值<2.8mmol/L就算低血糖;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血糖<4mmol/L就算低血糖。

低血糖发生时,患者一般会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手足颤抖、神志改变等症状,但是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往往不典型甚至没有自觉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识别起来相对困难,而如果低血糖发生在夜间,就更难被察觉。

最后,如何预防糖尿病人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发生时如何应对呢?

1.选择低风险的降糖药物

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更应兼顾疗效和安全性。首次应用需从小剂量起步,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和不良反应,逐渐增加剂量。

2.血糖目标制定因人而异,切勿盲目追求“低目标”

血糖管理目标应根据医生的指导遵循个体化原则,追求与自身状况不符的低水平势必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反而对健康不利。

3.合理饮食,按时进餐

饮食摄入量少和未按时进餐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重要原因。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对于有饮酒习惯的老年患者来说,切勿过量饮酒或空腹饮酒。

4.合理运动,不宜过量

为缓解餐后高血糖和降低低血糖风险,提倡在餐后的1-2小时内进行适量的运动,运动时长不宜超过30分钟,每周运动4-5次。老年患者在运动前后应常规对鞋袜及足部进行检查,并且应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运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注射胰岛素后至饭前这段时间应避免剧烈活动。

另外,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的话,如果意识清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食快速起效的含糖量约为15-20克的食品:指南建议吃2-5个葡萄糖片或10块水果糖、两块方糖,或-毫升新鲜水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或一杯脱脂牛奶,或一大勺蜂蜜。

如果家人发现糖友已经出现喝水呛咳,或昏迷状态,就不要再进食任何食品了,否则有窒息风险,此时应该侧躺,保证气道畅通,并拨打急救电话;如果糖友感觉嗜睡、反应迟钝,也应拨打急救电话,家属陪伴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一定要记录下来,尤其要记录清楚所有可能的原因(也就是你在发生低血糖之前的24小时里都做了什么),方便下次就诊时告知主诊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by/6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