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日常糖尿病健康管理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

健康中国的规划目标,直接将国人的健康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说明在未来,各种慢性病和癌症的大爆发,将成为影响国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大危机。医院的应急治疗和药物控制,并没有减少疾病的发生,反而更多的病人由单纯用药的初期慢性病进展成并发症高发的中重度慢性病。老年后由疾病带来的身体痛苦,以及大量医疗资金投入,都将晚年生活沉重的负担。而健康中国的目标,就是用健康干预的方式来管理身体和疾病,建立预防和防控为主体的医疗健康模式,更重要于,亡羊补牢式的应急治疗医疗模式。

大健康产业在这场国家战略指导的趋势中,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是有名无实的虚假繁荣,还是口号概念式的营销运作,或是教科书式的理论指导。如何能够将预防干预疾病的健康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取得有效的结果,是最有价值的事业。

医院治疗和院外长期用药,身体并没有完全好转,药物仅仅是控制指标,但是身体还会经常出现不舒服,难受的症状,往越来越差的方向发展。我们是要让他的身体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针对以上三类人群,制定一系列的方案,从健康疾病教育,到饮食运动指导,来帮助病人实现早期可逆转恢复。

一、糖尿病干预健康教育知识要点

1、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眼病和死亡的发生,是重要的防治手段。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微血管并发症出现较晚。

2、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多种遗传基因和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相互作用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在体内利用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增加。最终引起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

3、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在于长期血糖高损害血管系统,导致全身血管老化,引起一系列病变。所以要调整生活方式延缓糖尿病的早发,以及预防改善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二、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和超重(BMI24kg/m2),

男性腰围>90,女性腰围>85.

高血压患者(血压)/90mmHg)或心脑血管病变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到<0.9mmol/L和高甘油三脂≥2.22mmol/L

年龄在40岁以上,且常年身体活动不足者

有一过性类固醇诱导性糖尿病史者

BMI>30kg/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严重精神病和长期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者。

三、糖尿病干预和步骤

1、培养和建立糖尿病患者对自己健康负责和糖尿病可防可治的信念。

2、自我检测血糖:严重的每天测4-7次。稳定后每周1-2天。

胰岛素每日至少测5次,达到要求后每日2-4次。

口服药达标后每周测血糖2-4次。

四、为什么糖尿病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更需要进行健康管理?

糖尿病病人为什么要进行健康管理和医学营养干预呢?

首先我们来看糖尿病人的现状,药越吃越多,血糖还是降不下来,正常吃药打胰岛素,还是有了并发症,身体越来越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糖尿病高发性,年轻化,单纯药物控制不理想,进展快这四个问题呢?

是医生的水平不够,还是药物失效性越来越快,还是病人的身体素质等等。

可能都不是,确切的说这种需要终身服药的,病情呈进展性加重的慢性病,不是医生和药物可以完全控制的,更主要的是要加强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管理,同时彻底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合理用药和指标监控,从营养干预入手来解决问题。

医生不会天天跟着你服务,一年中,你也医院,或者是急性发病了,药医院。即便是看病那3分钟10分钟,医生也是看化验报告来开药,无法做到真正的,了解你的病情、症状、既往病史,帮你分析病因,及时监控,调整更适合你的用药方案。而健康知识的教育、科学的饮食运动和改变生活方式,营养干预方案,这一系列的工作,医院医生无法承载,需要健康管理机构和专业的健康服务团队,来辅助医生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健康管理指导。

五、糖尿病非药物健康管理干预措施:

自我监测、合理膳食、增加身体活动。

1、指标自我监测:内容:体重、血糖、血压、尿中酮体和戒烟。

体重正常范围(18。5<BMI24.0)对于超重或者肥胖者3-6个月减轻体重5%—10%,不提倡短期内大幅度降低体重。高血压的患者:/80mmHgy以下为佳。

2、合理膳食: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45%-60%,蛋白质:15%-20%,少食多餐的清淡饮食。每天吃盐量不超过6克。食物要多样化。肥胖患者少吃一两主食,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量应尽量少。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推荐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推荐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3、糖尿病患者运动调理,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天,每周至少分钟,连续间断不超过2天,抗阻力运动每周至少2次,鼓励各种肌肉力量训练,负荷和重复数逐渐增加。久坐不能超过30分钟,需要放置低血糖,注意足部保护。

4、如果运动前的胰岛素避免注射于运动肌肉,最好选择腹部;血糖>16.7mmol/L,应避免大强度耐力活动,中高负荷阻力运动,冲击用力和暴发用力,出现足部破溃,感染时,应避免下肢运动。

5、预防低血糖的措施:开始参加运动时,应有同伴陪同,并携带糖果备用。

饭后0.5-1小时开始运动较为合适。如果运动量较大,则运动前增加饮食量或者适当减少降糖药物量(包括胰岛素)。运动不宜在降糖药物最强的时候进行。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宜清晨空腹,尤其不宜在注射胰岛素后和饭前运动。

6、糖尿病患者运动禁忌:

1、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2、近期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低血糖症等急性并发症。

3、严重糖尿病肾病。

4、严重眼底病变

5、新近发生血栓

6、血糖未得到较好控制(血糖)14mmol/l)或者血糖不稳定。

7、血压》mmHG

8、经常有脑供血不足。

9、伴有心功能不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率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7、个体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指标目标值

血糖空腹4.4-7.0

糖化血红蛋白7.0

血压/80

HDL-C男性1.0

女性1.3

甘油三酯TG1.7

HDL-C未合并冠心病2.6

合并冠心病1.8

体质指数(BMI)24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男性2.5

女性3.5

尿白蛋白排泄率20

主动有氧活动(分/周)

我国目前确诊糖尿病病人1.3亿,糖尿病前期人群高达2亿多,临床用药及并发症高发所需要的医疗保障,不仅给国家带来昂贵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病人也承受着身体和心理巨大痛苦。如果病人早期介入健康管理和基因检测提前预知,完全可以减少准糖尿病的发病人数,让已经确诊糖尿病的人血糖达标,减少药物使用,延缓并发症,

国外开展基因检测和糖尿病教育,通过病人提前解读自己已知的基因数据,改变生活习惯,加强运动,在糖尿病前期发展为临床糖尿病,减少用药,减少医疗成本,血糖控制达标,以及延缓并发症上,取得了重大的效果。

人生是一场征途,基因检测就像是我们的生命健康导航,它提前预警前方路况,使我们对身体状况有所了解,未雨绸缪让预防大于治疗拥有更加健康优质的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zd/5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