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是糖尿病患者,早上突然神志不清,并且左侧肢体瘫痪。
送入急诊后,急查CT,报告:轻度脑萎缩,余无异常。护士给张大爷测血糖,血糖只有1.6mmol/L。原来张大爷昨晚测的血糖有点高,于是自行加量胰岛素,导致低血糖。
医生开了医嘱静脉推注高渗糖和葡萄糖液维持静点,1小时后,张大爷神志转清,偏瘫症状消失。
当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多种并发症,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影响血糖控制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糖友一定要警惕低血糖现象,切莫掉以轻心。
低血糖诊断标准:
1)有低血糖症状,如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等等,进食或输入糖后,症状缓解。
2)发作时血糖≤3.9mmol/L。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1.心血管系统
表现心率加快,脉压增加,静息期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神经系统
低血糖可能导致嗜睡、昏迷甚至瘫痪,血压下降。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会使脑细胞产生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3.眼睛、肾脏
出现视网膜剥离,眼底出血。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加重肾损伤害。
4.其他
一过性低血糖引发血糖波动,增加治疗难度,也对动摇患者的治疗信心。
什么情况容易导致低血糖
1。饮食不规律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会特意控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过度节食;两餐间隔时间过长;用药后没有及时进食;或者过早吃晚餐导致凌晨低血糖。
预防措施:
要按时进餐,每餐食量相对固定。
若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进食,延迟进食或进食过少要相应地减少药量或者暂停注射胰岛素。
2.药物过量
胰岛素是导致低血糖发生的首要药物,注射的胰岛素剂量过大,不遵循医嘱,自行增加胰岛素用量,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口服降糖药物中磺脲类是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主要因为部分患者对药物的成分不熟悉,自行随意增加降糖药剂量。
预防措施:
糖尿病患者应熟知各类药物的种类、剂量及作用高峰时间等。
治疗过程中要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3.运动量过大
运动可以增加血糖消耗、胰岛素的敏感性及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质量。但过度运动或不注意运动的方法也可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预防措施: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以运动后不感觉劳累为宜,有效运动的脉搏范围为:脉搏(min)=-年龄(岁)。
不宜空腹进行,可在餐后1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一旦在运动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前兆,立即停止运动并适量进甜食。
4.酗酒
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及空腹饮酒可诱发低血糖。
由大量饮酒引起的低血糖现象有两种情况:一种为餐后酒精性低血糖症,发生于饮酒后3-4小时,由于乙醇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过多的胰岛素造成血糖下降;
另一种为空腹大量饮酒,发生在饮酒后8~12小时,主要为乙醇阻碍能量代谢,抑制肝糖原异生,储存的肝糖原耗竭之后出现低血糖。
预防措施
饮酒应适量,避免空腹或饥饿时饮酒过多过快。
在喝酒前,最好吃一些比较油腻的东西,以保护胃黏膜,也可以适量食用一些碳水化合物。
喝酒后出现低血糖,应当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并迅速补充葡萄糖。
5.空腹做检查
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需要空腹检查而进食延迟导致低血糖。
某些检查项目如腹部彩超检查需禁食10小时,或者检查期间因排队等候等多种原因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预防措施
与医生护士协商,适当调整做检查的顺序。
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一旦发生低血糖症状可以视情况进食。
如有特殊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前1天需做肠道准备进半流食,降糖药物可以适当减量,避免当天低血糖。
发生低血糖了怎么办?
1.如果患者只是轻度低血糖状态,能自主思考以及活动,应立即给予含糖食物,如一杯糖水、几块巧克力饼干或者几颗糖果。主食糖转化很慢,不推荐进食主食。
2.卧床及就地休息。
3.如果出现中重度低血糖症状的话,比如举止异常、昏迷等症状,立即拨打送医。如果要给予食物,要注意防止误吸。
另外要注意,低血糖症状非常具有迷惑性,比如心慌、出冷汗会被误以为是心绞痛;情绪异常、行为怪异会被以为是精神疾病;昏迷、偏瘫则被误会是脑中风等等。
所以糖友一定要注意规律进食、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定期随访调整血糖治疗方案。
作者:楚门
精品推荐
许樟荣(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
糖尿病基础知识问
医院
如何驾驭胰岛素,达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破解餐后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糖尿病一周专用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