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有患者找我咨询,问我糖尿病的诱因是什么?我告诉他,糖尿病最大的诱因是情志失调。他反驳我说,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富贵病,明明是因为吃的太多太好,导致营养过剩引起的病症,怎么会和情绪扯上关系了?我当时简单给他解释:
首先,糖尿病古已有之,在中医范畴中称之为消渴;其次,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郁必然导致肾阴受损,故而尿多味甜。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正在努力克制饮食的糖友会有同样的疑问,今天就结合门诊案例给大家好好讲一下。
糖尿病和情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情志受创会得糖尿病?
从症状上看,糖尿病患者往往多饮、多食、多尿、身型消瘦、尿有甜味,即现代医学所说的“三多一少”。
情志因素多为中医肝之所司,忧思忿怒或者抑郁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多饮而渴;肝肾同源,肝郁化火,必损肾阴,肾失固摄,故尿多而味甜;肝主疏泄,司调畅气机。
近代有学者认为,气郁是诸郁的根本。建立以肝、脾、肾三脏为中心的病机学说,主张以调肝、健脾、补肾来治疗消渴。
下面我再拿一位患者的真实情况展开讲辩证与调治思路:
孙先生,50岁,身高,体重60KG,血糖升高3年,空腹血糖最高8.0mmol/L。
此前未系统治疗。三年前妻子因意外离世,此后精神状态低靡,常常一个人久坐不动,情绪激动易怒,饮酒30年,抽烟30年。
刻诊:胸协胀闷,舌质红,舌苔黄、脉弦。
他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妻子去世后感到孤独与不适宜,进而导致心中苦闷,情绪抑郁,从中医上讲是肝失舒泄,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
患者情志失调,从而导致脾胃运化不畅,肝木克十,十郁化热.热极化火,以至于灼伤津液,真阴不足,所以开方时要注意疏肝解郁,调气顺协。
复诊时孙先生的精神面貌已明显改善。
这篇先讲这么多。总而言之,糖尿有着极其复杂的病因,与每个人先天与后天息息相关,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习惯饮食睡眠情绪等都在交错影响着病机发展,所以呈现的症候各有不同。中医讲究千人千方,哪怕对同一种病症也要辩证看待,谨慎施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