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针灸疗法2肾阴不足型百度经验

肥胖,是指热量摄入超过消耗或由人体生理生化机能改变而引起体内脂肪贮存过多,体型肥胖,体重超过标准重量10听(也有认为是20叻)而言。若伴有一系列代谢失调或神经官能症状,则为肥胖症。肥胖的部位,常表现为颈、小腹和臀部脂肪明显积聚。临未上有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之分。由于肥胖症易于并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胆囊炎、胆结石、阳痰和月经不调等多种疚病,肥胖也可加速人的衰老,而且卒死率明显增高,故必须引起临床的重视。针灸对肥胖症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学对肥胖早有记载,称之为肥人。《医门法律》也有“肥人湿多”的描述,指出了其病理,而“脾为生痰之源”,临床治疗多从脾胃、痰湿着手。素为痰湿之体,后天失养,或过食甘美之品,饮食不节,脾胃气机凝滞,痰湿内生,痰湿无处不到,化为油脂堆积。疾病严重者,后期可兼有脾胃虚弱、肾阴不足,肝阳偏亢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有体质性因素引起,或因营养过度,摄入量超过机体热能消耗而致脂肪积聚,或因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失调有关,或具有遗传因素,或因长期服蛋白合成剂、激素类药物而引起。单纯性肥胖症,又可分为体质性肥胖和外源性肥胖两大类。体质性肥胖,是由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加所致,与25岁前营养过度有关,有时有肥胖家族史;外源性肥胖,是指25岁后营养过度而引起脂肪过多,多有嗜食肥腻甜品史。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主要是体重肥胖,可伴有畏热、多汗、乏力、易疲劳、头痛、心悸、呼吸短促、腹胀等症状,舌苔多薄腻或舌胖质谈,脉濡滑。继发性肥胖症,除了肥胖症状以外,还伴有相应的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功能失调的症状。其诱发因素较多,可因间脑、垂体、皮质醇分泌过多,甲状腺机能减退及胰岛病变引起,可伴有这些原发病的各种证候。如因长期服用蛋白合成剂及激素类药物致肥,停药后可逐渐渐减退。------------------------------------本条以肾阴不足型为主治疗。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中医临床称为肾阴虚证。多由久病耗伤,或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证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75%酒精常规消毒足三里,补法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丰隆,泻法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三.阴.交,补法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曲池,泻法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三焦俞,补法穴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旁开2指宽)处。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捻转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个月一疗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013fanxian.com/jbby/10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